■记 者 陶佳敏
通讯员 郑凯欣
本报讯 “我们现在每天都要把房屋四周打扫得干干净净,争取拿到高分。”近日,记者来到新仓镇石路村村民周良明家时,看到他家的房前屋后十分整洁,两个垃圾桶并排放置在家门口,院子内一尘不染,干净如新,周边的20多幢农房亦是如此。
在石路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已成了家家户户的习惯。近年来,石路村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治理等工作,大踏步走好乡村振兴新路子,一幅村民生活更殷实、特色产业更兴旺、有礼文化更繁荣、绿色生态更优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浙江省嘉兴市文明村等一系列荣誉都是强有力的佐证。
石路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每家每户几乎都种植粮食作物,还规模种植葡萄、西瓜等果物。但由于传统种植业的种植特点,导致村内环境较差,易腐垃圾乱扔现象频出。于是,为了摘掉这块区域的“脏乱差”标签,村里决定与“善治积分”相挂钩,并且推出垃圾分类新形式,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也带动了更多村民主动参与治理。
“我们通过积分制考评,改变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村民从一开始的不理解逐渐变得配合和支持,环境得到不断优化。”石路村党委书记张杰说。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石路村将村干部、组长、微网格长、村民代表组建成一支监督考评队伍,挨家挨户进行检查宣传劝导,并设置垃圾分类劝导员,检查村民的垃圾桶,在评分卡上进行相应的评分,还利用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责,成员们每月开展不定期抽查,根据分类准确率进行奖惩。
“现在每天打扫,人住得也舒服,兑换的礼品也很实用。”村民周良明说。原来,到每月月底,村民可以凭借评分卡上的积分兑换一些生活用品。如今,村民用自己的双手清理居住环境及规范种植微菜园,以实际行动改善村容村貌,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倡导者、参与者和维护者。
除了坚持完善制定相关垃圾分类奖励评比机制,石路村还在垃圾分类源头做出了新的改变。“猪猪分类法”闪亮登场,在石路村的每个易腐垃圾桶上,都贴了“猪猪牌”标识,图案上显示小猪和各类瓜果、菜、面包等,意为猪可以吃的东西都是易腐垃圾,用接地气的方法,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此分类方法精准提升了农户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准确率,有利于用行得通、出实效的长效机制建设美丽乡村。
“移风易俗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共同的行动。只有将村里的基础环境提升,才能使村民自然地去维护、去建设美丽石路村。”张杰说。
移风易俗
倡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