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2011年11月,平湖临沪产业园正式开园。这是新埭镇依托临沪的黄金区位,开启与上海科技、文化、人才、金融等全面融合的探索创新之旅——

一个园区激发的一体化“乘数效应”

■记者 居丹荔 通讯员 陶佳迪

【新闻印记】2011年11月11日,《嘉兴日报·平湖版》刊登了《平湖市临沪产业园今日开园》一文,详细讲述了园区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全面加强内部品质提升的有力实践,展现了新埭镇接轨上海不断深入、借力上海加快腾飞,与沪同城并进的决心。

【奋进足迹】曾经的新埭,是一个浙北小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传统产业集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而今的新埭,不光是平湖的“北大门”,更是“接轨上海第一镇”。

天时、地利、人和,是刻在新埭发展轨迹上的印记。“我们位于浙江省的边缘区域,距省城较远,但与上海临近,2010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概念的提出,为新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超快发展时机。为此,我们在2011年确定了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时任新埭镇党委书记的沈炳兴谈及当时的发展规划与目标,仍然印象深刻。2011年,张江科技园签约,临沪产业园开园;2013年,两地合作共建张江杭州湾科技园,新埭镇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成为“与沪同城”的前沿阵地。

确定了发展战略,如何推动融合发展又成了当时面临的难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与上海的融合,首先需要把自身产业做大做强。”沈炳兴说,为此,新埭镇以“大招商、大项目、大投入、大提升”为主线,同时实施“四换三名”“两退两进”等工程,加大产业集聚度、积聚产业转型内生动力,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新埭镇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临沪产业园、新埭镇合署办公,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体制基础。2016年2月初,“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正式授牌成立,成为当时我国第一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区,新埭镇“与沪融合”脚步更加稳健。

2016年,“十三五”开局;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埭镇也紧紧抓住毗邻上海这一区位优势,依托张江长三角科技城这一平台,不断加速一体化进程,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跨区域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原则,探索与上海的金山园共同建立合作机制,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新埭镇党委书记潘加林说, 以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名义,新埭镇和金山区枫泾镇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的“五统一”模式,推动科技城从产业协作向体制机制创新破题。

与沪合作的升级,也为新埭镇打开了全新的发展格局。在明确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数字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定位后,新埭镇锚定重点、精准发力,在招商工作中,巩固发展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招商主区域,着重开拓建设以深圳为重心的粤港澳招商新阵地。借力平台优势,从2016年到2021年,上海的先进项目、上海高校的智力资源相继落户,新埭镇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从1.41%上升到22.71%,数字经济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达到55%,以“虹桥北路、科创大道”为发展轴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带初见雏形。

从借力与沪融合优势到深耕自身发展根基,新埭的跨越式发展成果可圈可点。浙沪省际断头路兴豪路实现贯通,“一城两园”协同开发机制不断完善;平台建设热火朝天,科创大道、科创智谷、科创大厦等配套设施相继落成;产业发展厚积薄发,数字经济各项指标走在平湖前列……几年时间,新埭镇成功转型“接轨上海第一镇”,实现了从“小镇”到“大镇”再到“强镇”的蝶变跃升。浙江奉天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个发展的窗口期来到了新埭。“来这里很方便,和在上海没什么两样。”2020年,总部位于上海市的奉天电子在新埭镇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公司董事长彭雄兵直言,选择新埭,最初看中的是它的毗邻优势,而吸引他留下来的是当地政府服务园区企业的务实与高效。

正是务实高效的作风,推动新埭镇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与枫泾镇的合作也从最初的产业协同,发展到了产学研等全领域。润泽国际信息港、德耐尔等一批区域辐射型项目带动作用不断显现,浙沪产业协作的黏性更强。目前,长三角区域单体规模、算力规模最大的算力集群已经建成,“高端研发在上海、孵化产业在新埭”的联动创新模式初步实现。

如何将园区带来的资源优势转变成自身的发展优势?“去年我们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手抓、两手硬,箱包行业持续回暖,产值增速近30%,数字经济规上产值占比达到40%,‘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辨识度越来越高。”潘加林说,今年,新埭镇围绕“3+3+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锚定“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目标定位,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围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数字服务业”产业方向开展精准招商。上半年,新埭镇规上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列全市第一,一季度、二季度连续夺得平湖市“十项指标”红旗奖,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延伸阅读】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市园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建设发展推动了浙沪两地政策和资源的共享,经过十多年的融合,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叠加效应已经显现,一大批优质项目纷纷落户。新埭镇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市立足长三角、融入大发展的生动实践。这几年,平湖持续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独山港口扩容项目、浙江独山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等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在区域合作方面,2019年,广陈镇、新仓镇与上海市金山区的廊下镇、吕巷镇、张堰镇开启长三角“田园五镇”共建,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农旅融合等方面开展合作,有力推动了毗邻地区协同发展。

2024-08-30 2011年11月,平湖临沪产业园正式开园。这是新埭镇依托临沪的黄金区位,开启与上海科技、文化、人才、金融等全面融合的探索创新之旅——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85205.html 1 3 一个园区激发的一体化“乘数效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