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平舞”俏阿姨 让爱“邻”距离暨擦亮“平舞阿姨”品牌助力“一老一小”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指引及督导项目成果展示会在平湖里举行。
一场亮点纷呈的成果展,展现着“平舞阿姨”团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讲述着社区社会组织深耕平湖各大社区,聚焦邻里互助、为民服务、公益慈善、文体娱乐等方面,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守护美好家园的精彩故事。
“‘平舞阿姨’自治团队是我们聚焦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探索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我们将持续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和服务覆盖面,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内生动力。同时,我们将多点发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杰说。
赋能为核,推动服务能力专业化
“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活动时,要注重方式方法,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在宣传环境保护时,能够结合绿植养护、环保服饰再创作等活动,这样既能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也能促进邻里交流。”……近日,平湖市青扬社工服务中心社工姚佳倩正忙着对自己所负责的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一对一督导。从服务项目立项到服务项目落地开展,市民政局通过引入专业化社工团队,助力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水平专业化。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一直以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结合实际不断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过程中,该局稳步推进社会组织平台建设,于2015年建成首家镇街道社会组织平台,并于2017年年底实现8个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全覆盖、常态化运转,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提供硬核支持。截至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共592家,其中社区社会组织218家。该局还立足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实际,探索制定《平湖市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评估指标(试行)》,设定36个指标59项内容,通过细化标准,进一步规范我市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目前我市已评定44家社区社会组织(3A级及以上)。
眼下,我市社区社会组织在各镇街道遍地开花。如何让数量庞大、分布分散的社区社会组织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如何让其助力社区治理开花结果?市民政局在一步步探索与实践中,将这些亟待解决的课题逐个击破。聚焦社区社会组织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该局举办品牌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工作坊、开设“智创营”“善学堂”等服务项目。与此同时,同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赋能增效,在去年培育并发布“平舞阿姨”自治品牌,将各个辖区内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资源整合,以“平舞阿姨”助力“一老一小”服务陪伴督导项目为主导,择优实施20个微项目,重点围绕为老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文化等服务内容,已成功举办120多场活动,服务人次超万人以上,真正实现以“小项目”撬动基层“大治理”。
依托“平舞阿姨”自治品牌,社区社会组织书写了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为更大程度地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乘数效应”,市民政局在今年还创新推出了“社立方”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民生服务项目,公布了17个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民生服务项目培育示范对象,其中骨干型培育示范对象8个、成长型培育示范对象9个,依托专业化培育,不断推动社区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从而实现基层自治新跨越。
需求为本,聚焦下沉服务精准化
“在合唱团既能得到声乐指导,还能登台演出,我的退休生活渐渐变得丰富起来。”提及当湖街道百花社区自主建立的退役老兵合唱团,合唱团新晋成员张伯伯赞不绝口。
自发组建的合唱团由何而来?“在我们社区里,有较多的退役老兵,老年人退休后往往会感到孤独,在社工督导的帮助下,我们了解到大部分退役老兵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呼声很高,我们也以此为服务方向,形成‘寻忆峥嵘岁月,关怀退伍老兵’服务项目,组建了退役老兵合唱团,希望他们能够活出精彩的自我。”当湖街道百花社区——阳光艺术团领队毛阿姨道出了组建合唱团背后的故事。
在我市像当湖街道百花社区——阳光艺术团这样自发组建的社区社会组织还有很多,他们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将暖心服务、邻里互助、文体娱乐送抵人心。在服务项目能够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的背后,离不开市民政局对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内容的精心指导。该局充分发挥各镇街道专业社工力量,协助社区社会组织做好本辖区调研,形成服务需求清单,通过信息整合、数据分析等方式,找准服务项目定位,使其更精准、更具辖区特色。在推动项目落地环节更是绵绵用力,精心制定项目短期、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具体落实措施,做精做细专业化服务,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不仅如此,在助力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推进服务精准化的过程中,市民政局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通过建立规范化操作标准,使社区社会组织在开展服务时能够更得心应手、精准触达。今年8月,该局首发《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一老一小”服务操作指南及案例》,为我市草根型社会组织、萌芽型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服务项目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该局去年推出的“幸福来敲门”十大服务指南,通过建立协同合作、服务评价等机制,也为社会组织推动服务见真、见实、见效起到了显著作用。
质效为源,助力基层治理长效化
是否建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制度,是否每年开展社区社会组织交流活动,是否在平安建设、环境宜居、社区共治等方面开展服务……连日来,我市各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携手辖区各社区社会组织,开展了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绩效评估测试工作。
“一份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数据,是衡量社区社会组织效能发挥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有助于社区社会组织通过自我评价明确自身发展不足,从而不断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效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6月,浙江省民政厅公布了20个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绩效评估观察点名单,平湖入选其中,由此拉开了我市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绩效评估测试的大幕。
以评促干、以绩提效,推动着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从“多不多、快不快”向“稳不稳、好不好”转变。实际上,早在评估测试工作开展以前,市民政局就在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常态长效方面不断努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紧跟各镇街道、社区发展步伐,加快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共富力、社区环境宜居力、社区共治力等方面不断发挥辐射效应:新仓镇安桥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开展长者友好助餐公益项目,助力基层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曹桥街道孔家堰村社会组织联合会以农产品集散平台为载体,开展农产品电商直播、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助推村强民富;林埭镇林埭社区幸福家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林聚邻”文化列车项目,以文育人促进社区自治,增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如今,随着一批批社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我市城乡社区基层治理释放出强大活力,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下,谱写了平湖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