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幼玉
金色的月,经报本塔的重檐缓缓升起。月光下的东湖,微波万顷、涟漪粼粼,像一部层层叠叠的古籍,等待我们去认识这位水国佳丽,去揭示她古老幽幻而又捉摸不透的谜底。
那晚,我和市作家协会的诗人、作家朋友坐游船夜游东湖,开始了一段向往已久的东湖夜旅。
游船离岸,船舷擦着清澈的湖水缓缓前行,伴着婉转清丽的导游讲解词,东湖这位人们心目中的大众情人,正以她水样的阴柔、火样的激情,渐次铺开透彻绵柔的身姿。
此刻,我倚着船窗,远眺满湖美景,湖光水色间,报本塔与叔同纪念馆,一南一北、一古一今、交相辉映,风铃声响,诉说着东湖的过去和现在。
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沿湖而建的平湖人的“清明上河图”,在五彩灯带的辉映下,老平湖的河埠、古井、老街、垂柳尽收眼底,像一个个历史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旧平湖的往事。
而一座座东湖的桥,跨河、过路,引导游船穿越桥洞,进入另一番新的东湖画卷,顺水路可见的东湖八景,沿湖岸一字排开,仿若八位都市佳人,长发披肩、衣袂飘飘。而船舱里游客们游兴正浓,配乐观光的、拍视频留念的、品茗遐思的,文朋诗友们难得游船相遇,情趣盎然、感慨万千。
我突然发现,东湖本身就是一首诗:它的开头,是我无法企及的过去,岁月飘渺;而它的结尾,还在遥远的未来,无法预测;而此时此刻,游船所到之处,正是这首诗的高潮部分。
只听音乐声攸然响起,水面上灯带闪烁,时而龙飞凤舞,时而花团锦簇;像一骑独尘,更像万马奔腾;有风流云散,更有东山再起;水雾纷扬处,彩虹升腾,如九天仙女当空散花,更似月满中天、满湖星光灿烂。而此时的东湖早已敝开胸襟,任水色潋滟融合灯色如火,一幅水火相容的人间美景。
随着游船掉头进入返程,我的思绪也进入了“回忆模式”。
记得小时候,我爱去石灰漾的外婆家,更爱听外婆讲东湖的故事,特别是故事里的那根金链条更是让我心生向往。为此,我还不止一次地问外婆:“那根金链条到底还在不在东湖里?”
东湖,历来是平湖人的宝贝疙瘩、掌上明珠。平湖人爱东湖、爱水。男孩出生取名水根、水明、水法,女孩取名水珍、水华、水玲,可见一斑。
东湖幸逢盛世,平湖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水资源保护、利用政策,撸起袖子带领市民抓“五水共治”,建“海绵城市”。如今,东湖居中,携手海盐塘、上海塘、黄姑塘、乍浦塘……派生九川水脉,水乡人家面河而栖,爱水敬水,每家每户一个河埠,如同公交车的停靠站,可浣纱洗衣,可垂钓消遣,岂不是奢侈而又潇洒?
此刻,船窗外乐声再起,激光音乐喷泉飞天腾空,千万条金色的水龙,在射灯光柱的投影下,时而昂首、时而摆尾。我思忖,那不正是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的平湖人民,那不正是“平和报本,勇猛精进”的平湖精神?那就是传说中,平湖先人们梦寐以求的,那条金灿灿、黄澄澄的金链条吗?
我爱东湖,爱她的前世,更爱她的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