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黄雨欣
见习记者 管学悦
通 讯 员 李凤超
本报讯 昨天,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昨天上午,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农业基地里,27名学生通过“绿色生态探索”研学活动近距离了解生态设施,拓展农业知识,亲身体验生态农业的魅力。
“同学们,你们觉得鱼和菜可以一起养吗?”“大家看到这四个养殖桶了吗,它们可不简单,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养鱼和种菜都可以在这里实现。”……第一站,学生们来到了中以设施农业示范园,在这里,他们近距离接触“鱼菜共生”的现代农业技术,了解生态循环原理。鱼菜共生系统将鱼池中的水经过分离过滤后直接通过管道提供给隔壁的蔬菜作为生长液,被蔬菜吸收“脱肥”后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最终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水质清澈,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小型生态共生系统。目前,这套设备已经推广至嘉兴油车港、安徽黄山、苏州吴江等地。
随后学生们又来到平湖市农业展示馆,了解农耕文化知识。展示馆运用了多媒体、沙盘模型等现代科技,将平湖的区位优势、农业特色、今昔过往等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新农村建设、田园马拉松等项目解说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平湖农业发展的过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在这里,学生们还通过全息影院体验到了现代农业人的一天,直观感受农耕文化的发展。
在蓝城高科技农业示范园里,一排排大小不一、品种不同的水培生菜青葱翠绿、长势正旺。作为一家高科技蔬菜工厂,基地引进了日本三菱化学先进水培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和育苗设施,通过计算机控制温度湿度和水肥,打造集约型、科技型生产基地。“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生菜的新品种,还看到了蔬菜在没有土的条件下是如何培育的,为我打开了视野。”参加研学的一年级学生蒋欣窈说。
“今年,我们已经接待了1000余人次的研学。”蓝城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生产经理宁剑说。在随后的蔬菜沙拉制作环节,学生们动手把刚刚见过的蔬菜品种,制作成了美味的沙拉;池塘摸鱼环节,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在玩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现在的孩子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对食物来源、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逐渐模糊。通过这样的研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了解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促进他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平湖分局法规宣教科工作人员王勤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