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村村创文明 新风遍乡野

广陈全域擦亮文明底色

■记者 徐玉霞 通讯员 李凤超

本报讯 岸边步道,杨柳依依。一条山塘河,将南北山塘分隔开来,也使两村充满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恬静。这条山塘河从曾经的“臭水沟”,到如今的美丽蜕变,是广陈镇山塘村作为省文明村的有力印证。

身处浙沪毗邻之地,文明是两地紧密的联系纽带,也是两地共享美好生活的密码。“我们通过浙沪山塘联合党支部,组织发动两村群众积极参与山塘河的治理。”广陈镇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金建东说,村民自觉遵守河道治理规范,再加上开展的水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和生态整治工程,这条河就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他们还在管理上注重长效,严格落实“河长制”,通过定期巡河及时发现整改问题。

山塘河的轮值管理只是浙沪山塘联合党支部建立起交流、协商、决策“总指挥室”的“冰山一角”。“我们将南北山塘的毗邻区域划分为单独的网格,在该网格内建设连心议站,开展菜单式连心服务。”金建东说。每月,浙沪山塘联合党支部成员都会齐聚一堂,共议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村民意见建议,有效避免毗邻地区因行政区划不同可能带来的职责不清、信息不畅、标准不一等问题。

山塘村在通过“内修”提升村民满意度的同时,也以“外修”来改善乡村风貌。白墙黛瓦,最忆江南。古色古香的山塘老街是山塘村最引人注目的一抹亮色,手编的竹席、扫帚等民间工艺品浓缩在老街的店铺内,更有钹子书场、礼堂书屋、明月剧场等特色文化设施点缀其中。

从文明出发,让幸福落脚。这几年,广陈镇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理念,将文明创建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和改善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以既塑形又铸魂的文明行动,不断提升村容镇貌形象气质,丰富乡村精神文明内涵。

泗泾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村里的清音阁内,有咿咿呀呀的二胡声响,有栩栩如生的绒绣画,更有热闹的打糍粑、烧野米饭活动,这个面积约50平方米的戏台承载着村民的精神世界;在金大哥工作室,有“12580,一按我帮您”志愿服务品牌,志愿者们将志愿服务带到村民家中,目前已有30人加入了工作室,开展政策宣讲、连心服务等志愿活动;由浙江好人、退休老干部等10名典型榜样组成的“全民星”宣讲团队伍,在暑期春泥计划中提供宣讲、授课、现场教学等内容……泗泾村正大力开展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让村内结满文明之花。

聚合力,村镇绘就美丽画卷。截至目前,广陈镇共成功创建2个省文明村、1个嘉兴市文明村、7个市文明村。文明之光,正照亮广陈的每个角落。

2024-08-16 广陈全域擦亮文明底色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81238.html 1 3 村村创文明 新风遍乡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