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陶佳敏
通讯员 夏晓蕾
【民生实事】体育设施社会开放项目
【年中答卷】“走,一起去锻炼!”随着市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长,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羽毛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备受青睐,成为市民健身的热门选择。今年,体育设施社会开放项目被列入了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如今时过小半年,进展如何呢?
走进平师附小白马校区的羽毛球馆,映入眼帘的是新铺设的地胶,干净平坦,环境宽敞明亮,让人不禁想要立刻挥拍上阵。“前期,我们对学校场馆类型和市民锻炼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确定了改造计划,将个别篮球馆巧妙地改造成了羽毛球馆。”市文旅体局体育科科长凌娜说。这一改变,正是对市民需求的精准回应。“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灵活地安排健身内容,不用担心场地问题了。”市民王先生说。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我市现有体育场地、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在项目推进中,我市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现已确定10所学校的室内体育场地设施和15所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涵盖了网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瑜伽等多种类型。这不仅极大提高了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促进了体育资源的和谐共享。
在开放方式和时间上,实行了定时定段开放与预约开放相结合的策略。工作日向社会开放时间不少于每日3小时(18时后的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学校),开放时间更是不少于每日6小时。具体的开放时段和时长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确保市民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
在开放的基础上,如何做好“好上加好”的文章?我市以数字赋能,推进体育场地设施智慧化改造,为市民带来了更加便捷的体验。“平湖市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公众号上,计划在‘运动健身’下增加‘学校场馆’和‘机关企事业’预约模块,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轻松预约。”凌娜说。此外,为强化治安管理和安全保障,25所体育设施开放场所都安装了门禁系统,实行实名认证制度。健身团体或个人在完成线上登记预约后,只需刷码即可进入,同时配备安保人员进行监管,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有序的健身环境。
【攻坚目标】我市将继续按照“科学锻炼在社区,运动享受在街道,竞赛观演在县级”的指导思想,持续发力,做好后续服务和保障工作,共建健康、活力四射的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