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倪雨伦
见习记者 管学悦
本报讯 连日来,我市气温持续走高。晴热高温给农作物带来了不小“烤”验,为确保秋粮稳产稳收,我市农户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战高温、抓田管,全力筑牢水稻丰收基础。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钟埭街道的得稻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张良杰正在田间仔细检查水稻生长情况。据张良杰介绍,目前,水稻生长进入拔节孕穗的重要时节,连续高温干旱会影响水稻分蘖,因此要格外注意水肥管理,他们主要通过“日灌夜排”的模式来物理降温。
此外,作为种粮大户,这些年的实战经验也让他有了自己的降温小妙招。“晚上无人机作业的时候,我们还会加一些尿素进去喷洒到田间,尿素与田里的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吸走一部分热量。”张良杰说。同时,他还和同行一起建了一个微信群,谁的水稻生长遇到问题就会发到群里,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帮助想办法解决,保障水稻健康生长。
高温天气,也容易诱发农田病虫害,因此病虫害预防工作也尤为关键。记者来到曹桥街道的禾坤家庭农场,在一片绿色“浪潮”中,橙色的立柱装置格外引人注目,走近细看,顶上是太阳能光板,下面是网兜,网兜里是密密麻麻的小虫子。农场负责人黄建强告诉记者,这是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是一款农田虫害防控设备,到了晚上它会自动亮灯,利用特种波长的光引诱害虫成虫扑灯,随着风机转动产生负压气流将虫子吸入到收集器中,使之风干、脱水,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这种装置效果很好,可以有效避免细小害虫的逃逸,最重要的是它绿色环保,可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黄建强说。
不仅是农户,我市农业部门也密切关注着水稻的生长状况,多次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农户科学应对高温天气。“今天早上农技专家才刚来过,和我一起去田里检查了病虫害,还叮嘱我要灵活调整灌溉频率和水量。”张良杰说。
据了解,早在我市水稻进入分蘖期前,市农业农村局就提前规划,积极加强监测预警,做好病虫害田间调查,并研判预测病虫发生趋势。同时,坚持科学防控,形成病虫情报,并及时发布到大户手中,因地制宜做好水稻病虫害分类指导。“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水稻防治,针对第一轮防治情况,我们还会再次组织开展病虫害调查。”市农业农村局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潘秋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