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日,我市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农业人力资源总量和人才整体质量蝶变跃升,激活乡村人才“源头活水”。
“人才是强农兴农的基础,‘三支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与安全管理科(人才工作科)科长韩凯东说。今年,省委部署“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我市出台相应政策,目标是为了锻造一支“一心向农能吃苦、端茶跑腿能服务、担当有为能干事”的高素质“农小二”,塑造一支“厚植情怀敢创业、勇于探索敢创新、百折不挠敢打拼”的高水平“农创客”队伍,打造一支“以农为乐有梦想、深耕三农有活力、带头致富有本领”的高素养“新农人”队伍,进一步明确了三支队伍的建设要求。
农业干部队伍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农业技术的“指导员”、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实施意见指出,要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首席农小二”制度,实施“金雁成长计划”和后备人才“雏雁争先计划”,提升村(社)干部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建设乡村、治理乡村等能力;提升履职能力,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制度,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2024年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67名。同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实施“清风耕耘”护航行动,持续增强干部干事的为农初心,贴心服务群众。
农创客是农业创新的引领者、是新农人的“中坚力量”。“全面加强高水平‘农创客’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实现高水平‘雁阵齐飞’。”韩凯东说。该实施意见指出,要筑“雁巢”,加快农创园、农创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和运营进度,合理规划创业标准地和试验田,构建“农创楼+农创地+农创客”创业机制,建强创客集聚平台。同时,实施“头雁领飞”“雏雁展翅”行动,招引农业高端人才,培养农业青年人才。
新农人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是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该实施意见指出,要畅通引才渠道、健全培训体系、强化评价激励,全面加强高素养“新农人”劳动者队伍建设。针对培育方向,我市也有目标,将培育十路人才,即农业农村科技、农业生产经营、乡村电商促富、乡村农旅发展等“十路人才”。2024年,“新农人”培训总量达6000人次以上。
该实施意见指出,到2027年,全市“农小二”队伍达到1000名,其中大学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0%,“85后”中青年人数比例达到40%;形成十个乡村领创团队、百名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千名农创客的“111”乡村农创人才格局;全市“新农人”总量超10000人,占从业人员比重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