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应消队伍是应消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要精心打造专业化应消队伍,进一步落实岗位职责。”“要不断完善人员考核机制,以考促训,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情况视察,全面了解了包括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及其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情况,代表们提出了要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防抗救”能力。
2024年5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应消机制运行、队伍作用发挥等工作,再次组织开展全市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情况集体视察。视察组一行先后实地查看了新仓镇应急消防管理站运行情况,以及平湖市应急救援户外培训基地建设情况,听取和讨论了市政府《关于平湖市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并第一时间形成《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建议》,围绕指挥体系不畅、平台融合不深、设施配备不足、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提出要重视应急消防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业务培训,积极落实应急管理岗位津补贴,及时将执法装备、制式服装等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等12条意见。
同时,梳理出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建立风险管控清单、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重视培育社会救援力量等4项重点工作建议细则,交由市政府研究处理,督促政府围绕安全生产、火灾预防、防汛防台等重点领域,明确电动自行车管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20项“守底线”清单。
在人大的持续助推下,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个应急消防管理站,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共有工作人员103人,政府专职消防队5支。及时拟定年度培训计划,通过专家讲座、条线会议、网络媒体等开展集中学习、自主结对学习等,进一步提升应消站、专职队工作人员应急消防专业知识和监督履职能力水平,累计开展学习培训319人次。全市78名应消站辅助人员全部通过省应急厅岗前考核。
在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之际,我市成功夺取省平安创建“十九连冠”,被评为嘉兴市平安创建优秀县(市、区),这一殊荣背后是人大的一路监督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