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底,嘉兴市发布了《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实施方案》,拉开了新一轮土地综合整治的序幕。对照方案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独山港镇等两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试点,率先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加快探索具有平湖辨识度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成果。
究竟什么是“一块地”集成改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陆大卫告诉记者,“一块地”集成改革就是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基础,加快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治理,打造“耕地集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庄宜居美丽、产业融合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集成,进而在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中创出特色、走在前列。
为何要以独山港为试点呢?“此前,通过独山港镇等两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核心区整治,全市首个万亩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区初具规模,同时在公建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具有较为成熟的优势,能够为‘一块地’集成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陆大卫说。目前,独山港镇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结合实际,规划以独山港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农田生态基底和“一主两副四轴四片多点”的空间格局为基础,深化项目区总体功能分区和整治单元,划分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等8类整治单元,结合整治单元目标定位等,统筹谋划及分片推进后续各类整治项目。
以独山港项目“一块地”集成改革为抓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依托已有土地综合整治成果,着重突出“农”“地”“人”三个核心,谋划开展“多田套合”耕地综合整治,分类推进69个空间优化项目,高标准打造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集成。
比如,在“多田套合”耕地综合整治中,以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作为基础,协同推进建设用地复垦、垦造耕地、耕地功能恢复、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建设,同步实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多田套合”规模不断扩大,确保万亩方区块耕地连片度、耕作机械化率、粮食产能“三提升”。再如,围绕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城镇和低效工业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提升、特色项目建设等方面,因地制宜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文旅开发、城乡建设和风貌提质等工作,以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新成效,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