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建筑工人:隔着手套都感觉烫手

□烈日下的坚守

■记 者 林旭东

通讯员 董明跃 付恒利

摄 影 王 强

本报讯 地面上阵阵热浪翻涌而上,额头的汗水不断滑落,手中的活计只快不慢……这是近日记者在平湖市明湖科创文化园项目施工现场见到工人陈付山时的情景。当时已是下午4时,尽管临近傍晚,但太阳依旧高悬,火热的阳光直射工地,在层层叠叠的钢筋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反射下,工地的温度比外面高出不少。记者身在其中,只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烤盘之中,不消几分钟后背就被汗水浸透。

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施工现场的工人们顶着烈日,有序分工合作,为项目按下“加速键”。陈付山的身影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个,他身穿长袖工作服,头戴明黄色安全帽,脖子上挂着湿毛巾,手上戴着劳保手套,用弯管器将水电管道按需求折弯,随后俯身蹲在钢筋架上,按照建设图纸的指引,做好水电管道的预埋工作。

管段不粗,直径一般为20毫米或25毫米,但其面覆盖的镀锌层则在高温的炽烤下烫得发紧,尽管施工时避开了一天中太阳最大、气温最高的时刻,但其表面温度也要有50℃以上,而陈付山正是要在这样的温度下,将一根根水电管道连接起来。“我们戴着手套也能感觉到手心传来滚烫的温度。夏季施工高温是避免不了的,尤其现在还是三伏天。”陈付山嘴上说着,手里的工作丝毫不停,不一会儿脸上就布满了汗珠。

目前平湖市明湖科创文化园项目正处于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整个作业面除了已经浇筑好的顶板外,其余基本是室外暴露空间,连吹来的风也带着一股热气。毛巾在脸上擦了又擦,汗珠像流水一样顺着帽沿往下滴落,滴在钢筋上呲呲作响;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次下工回去,陈付山的衣服上总是附着着一层淡白色颗粒。

陈付山来自山东省菏泽市,有着20多年的施工经验,干的一直都是水电相关的工作。“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工作,我们现在只想着抓紧把项目建设好。”陈付山说,等项目的主体完成建设后,他们还要将水电线路通过预留的管道进行连接。看到项目水电通畅,是陈付山最自豪的时刻。

目前,平湖市明湖科创文化园项目工地上的施工人员在200人左右,他们都和陈付山一样,在烈日下坚守一线岗位。在休息的间隙,钢筋工陈其富接过话茬:“天气虽然炎热,但是我们却在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在刚进入夏天时就调整上班时间,实行错峰施工避开高温时段,并利用撒水、喷雾等方式进行现场降温,还给工友们准备了解暑药、绿豆汤、凉茶水等物品,保障了大家高温下施工的安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没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在高温下我们也能将项目做得又快又好。”陈其富说。

2024-07-25 □烈日下的坚守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74813.html 1 3 建筑工人:隔着手套都感觉烫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