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陶佳敏
通 讯 员 李凤超 郑凯欣
本报讯 随着昨日正式进入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也拉开了序幕。按照传统中医理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在市中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各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经典的中医疗法三伏贴“火热开贴”。
昨天下午1时30分,记者来到市中医院,一楼大厅中的 “三伏贴诊室请至负一楼”的标识牌格外醒目。在负一楼记者看到,现场有老人、青年以及许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就诊,大家有序地排起了长队。“我从去年就开始贴了,比打针吃药好受多了。”8岁的俞章君一说。俞章君一的爸爸告诉记者,孩子的脾胃一直不是很好,自从去年贴了三伏贴之后有些症状明显好多了,来医院的次数也少了很多,所以今年入伏第一天就抓紧来贴。在贴敷现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病症,精准熟练地进行辨证取穴,再将调好的药膏逐一贴敷到相应穴位上,并对每一位完成贴敷的市民进行注意事项的宣教。
“三伏贴”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利用三伏天这一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通过中药穴位贴敷,达到温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络等效果,从而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的虚寒性疾病。“三伏贴如它的名称一般,一共贴三次,是中医外治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慢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及女性宫寒、手脚冰冷、生冻疮等。市民就诊前只需在公众号预约中医冬病夏治科即可。”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王真南说。据了解,在入伏贴第一次后,可每间隔7至10天再贴一次。其分为熟贴和生贴两种,生贴的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熟贴的时间为成人6至8小时,儿童2至4小时。两者的治疗方向相同,生贴较为便利、经济,但药力较强,皮肤较敏感的人群可选择熟贴。
除了市区医疗机构迎来了“贴敷热”,各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也在积极地开展三伏贴工作。记者了解到,昨日广陈镇卫生院已有150多名患者来贴“三伏贴”。其中家住广陈镇三兴村的吴福荣,已经享受了10年“家门口”的三伏贴服务。“自从贴了三伏贴之后,我的慢性支气管炎缓解了很多,以前都要住院挂盐水,现在只需要配合吃药就行,都是三伏贴帮了大忙。”82岁的吴福荣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