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陶佳敏
本报讯 近期,气温不断攀升,游泳场所成为广大市民的好去处。泳池水质到底如何?市民心中打上了个大大的问号。为切实保障游泳场所卫生安全,截至7月9日,我市已完成了15家游泳场所现场监督检查。
“请出示泳池的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证件”“游泳馆自查水质的频率是怎么样的,每次都检查哪些方面”……近日,记者跟随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来到了东方祥云幼儿园和曹桥街道行知游泳馆进行现场检查。卫生监督员不仅对游泳场所所需的证件进行了全方位检查,还利用专业的检查设备,对游泳池浅水区和深水区的水质进行采样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水池内PH值、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监测指标等均在标准范围内。“有你们的监督我们才能放心游。”正在行知游泳馆游泳的市民陈珉说。现场,执法人员还采集了部分样品,送往实验室检测微生物等其他指标。
“我们每天从营业开始,每隔一小时测一次水质,现场测过后有照片留证,然后在公示板上公示,来游泳的市民可以实时查看每日的池水温度、水质情况等。”行知游泳馆水质负责人张昌健说。
泳池水质关乎市民健康,我市始终以高标准、高要求加强对夏季泳池水质的监管,以主体单位自查和市疾控中心抽查两种方式为主。“每家单位在营业前,都被要求进行第三方检测,结果合格才能开始暑期档的经营。”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林晓燕说,在7月到8月期间,市疾控中心将对游泳场所水质进行专项抽查,采取多轮双随机抽检,以保障卫生安全。
实际上,市民个人也可以对游泳场所进行监督。首先,看游泳场所的资质,即是否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水质合格检测报告。其次,看公示,观察水质自检公示牌,看当天游泳池的水温、游离性余氯、PH等指标是否合格。最后,看水质,观察泳池池水是否浑浊、是否有漂浮物,闻一下水的味道,正常情况下泳池水可闻到淡淡的氯味,如果感觉味道刺鼻,则说明余氯含量超标,如果闻不到味道,则可能余氯含量不足。此外游泳场所的卫生也需要市民的共同维护。
下阶段,我市将持续开展游泳场所水质检测,督促存在问题的单位落实整改和依法查处,推进全市游泳场所进一步提升卫生管理水平,检测结果后续也将陆续公布,请市民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