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林旭东
实习生 徐俞萌
通讯员 郑凯欣
本报讯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赋能添效。浙江冠豪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经理郝晓鹏对此深有体会,在科技创新加持下,企业技术研发实现新突破,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企业在市场上不断占得先机,产值也从最初的几千万元跃升至去年的12亿元,实现了蝶变跃升。
冠豪新材料自2016年落户新仓时就同步建设了研发中心,奠定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拥抱新质生产力的整体基调。“经过长期的自主研发,使企业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完成了新产品的开发升级,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降本增效。”郝晓鹏说。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生命线,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在企业创立之初,原材料受制于国外,常常使企业处于被动。为了扭转这个局面,企业开展自研胶黏剂和离型剂,郝晓鹏积极参加并主导多项技术攻关项目,有机硅离型剂、热熔压敏胶、水性压敏胶等原料先后面世,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成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同时,技术创新的开展紧靠国家政策,加大绿色环保型胶黏剂的开发,其中高端水性压敏胶、UV光固化压敏胶也在紧锣密鼓研发中。
原材料的研发让企业摆脱了发展的桎梏,新产品的不断研发迭代,则让企业在市场中逐渐赢得先机。“我们在研发中与中科院、天津科大、广西大学等院校研究所开展合作,解决产品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郝晓鹏说,在与中科院的合作中,企业成功实现了有机硅离型剂国产化,并解决了离型力异常、胶水粘性等问题,极大提高了产品力,香飘飘、立白标签等订单由此获得。如今在郝晓鹏团队的研发下,冠豪新材料每年可以面世100多款新产品,与海尔、海康威视、联合利华、蒙牛等客户达成合作,新产品年销售额在7500万元以上。
拥抱新质生产力,提升了企业的科技硬实力,同样也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企业做到降本增效。“我们所研发的热熔压敏胶目前已经替代了原有的95%,每年可以降低成本700万元,水性压敏胶目前正在逐步加大使用,预计最多每年可以节省成本2000万元。”郝晓鹏说,在研发中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他们还通过对设备的调试,改善生产工艺,使设备提速、损耗降低,去年共节省成本近千万元。当前,企业有着研发人员13名,每年研发费用达5000多万元,正在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目标前进。
“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投入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人才支持,我们也借力新仓良好的营商环境,规划扩建研发中心,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郝晓鹏说,新仓镇打造的长三角新材料人才联谊会、“亲清新创汇”企业家沙龙、新仓镇人才之家等平台帮助企业加强行业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也让企业有了更多人才招引的途径和阵地,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是新仓镇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重要体现。逐“新”而行,以“质”求胜,成为当前新仓企业攀高逐强的重要路径。浙江鸿禧能源股份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也紧扣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主线,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绿色化生产步伐。公司质量部高级工程师梅丽丰所开发的“电子管家”分类软件,极大提高了鸿禧能源的生产工作效率,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典型。
今年以来,新仓镇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医疗科技等主导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靠拢,通过强化长三角新材料人才联谊会等平台建设,加强资源调配,打造全方位的新质生产力服务体系。1至5月,新仓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1.76亿元,同比增长24%,可见企业发展向“新”而行的实力更加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