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居丹荔
通讯员 姚革强
本报讯 当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市正严格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标准、登记表和著录说明(试行)》这一标准开展文物认定。
根据安排,现阶段至2025年5月,我市“四普”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目前我市已组建了若干个文物普查队,已启动以镇街道、社区、村为单元的实地调查。
那么具体哪些属于文物?什么时间段的可予以认定呢?记者从市文旅体局了解到,认定不可移动文物,应当开展文物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的全面评估,进行本体确认和时代确定。普查标准中所指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全市范围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均纳入此次普查范围,共6个类别,共计63个细分类别。
古文化遗址是指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已被废弃的城郭、宫殿、村落、住所、作坊和寺庙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物质遗存;古墓葬指人类采取一定方式对死者进行安葬的遗迹,包括墓穴、葬具、墓地及其附属物等;古建筑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活动、居住、使用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与构筑物,认定年代为清代及以前;石窟寺及石刻种类包含石窟寺、摩崖石刻、碑刻、石雕、岩画,三者的认定年代上限为旧石器时代,下限为清代;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种类包含近现代重要史迹、近现代代表性建筑,认定年代为1840年至当代;其他包含文化景观、化石地点等无法并入以上五类的文化遗存。
文物普查,需要普查队的全力推进,同样需要全市市民的配合。市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如果普查队到达您所在的居住地进行调查,请您积极提供线索,支持并配合文物调查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