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倪雨伦
本报讯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新增756平方米,新增各类文化市场主体1950个……亮眼的数据,无不彰显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水平。如今的平湖,每一步都是一首行走的诗,每一瞬都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文化惠民”的名片越擦越亮。
日前,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市、区)和领航项目名单公布,我市成功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为浙江首批。据了解,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工作,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全省范围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着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从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品牌、文艺先锋等多个维度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CMDI)排行榜中,我市更是位居全省90个县(市、区)第6,交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的漂亮答卷。
生活在平湖,亦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满足感。“夏天到了,‘小三亚’又要开放了,我们和孩子都很期待,还有明湖边的集市,也很好逛,东西应有尽有。”谈起城市里的“新潮地”,市民陈婧对明湖景区连连称赞。在平湖,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家门口的城市书房刷刷脸就能进、文化礼堂成为村民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一个个颜值与内涵兼具,遍布大街小巷、深入城乡肌体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新空间,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平湖,“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样的美好梦想照进了现实。
此外,城市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就是城市文化的一大体现。早在去年,我市启动了总投资近72亿元的明湖科创文化园项目,同时还启动了李叔同纪念馆展陈提升、吴一峰艺术馆新馆展陈等项目,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李叔同纪念馆展陈提升项目即将完工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他的传奇一生还被拍成了纪录片,向外展示他成长经历、艺术成就、佛学贡献,丰富了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平湖故事走出去打开渠道。
自开展先行县创建工作以来,我市还重点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开展制度设计研究,形成了“1+N”制度成果,全力实施文化设施提档、文化品牌提升、文艺创作提优、人才队伍提能“四大工程”。同时,还着力在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先行镇、农民读书会4个特色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勇当文化先行的“全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