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倪雨伦
通讯员 纪亚千 顾永忠
本报讯 “桥下那块地方现在弄得真敞亮,原本泥泞破损的路面变成了平整的混凝土路面,还安装上了路灯,吃好晚饭村里人经常聚在桥下聊天、下棋,很是热闹。”提起G525黄姑塘桥北岸的桥下空间,林埭镇徐家埭村的倪大伯便赞不绝口。近日,记者去到现场一探究竟。
走进黄姑塘桥北岸的桥下空间,只见照明、围网、排水沟等设施让桥下空间看起来格外整洁,还有两名保洁员正在清扫地上的渣土。“原本这里环境脏乱,到处是污水和垃圾,走过还能闻到臭味,现在好了,变成了停车场和储物仓库,我主要负责日常打扫。”保洁员陆云观说。原来,黄姑塘桥下的“沉睡”空间已经被成功盘活,徐家埭村和平湖市交投集团通过“村企结对”的方式,积极探索桥下空间向仓储区、业态区等经营性空间转变,发展“造血式”项目,村里提供场地,企业支付租金,为村集体增收。由于项目建成后需要保洁、管理人员,于是陆云观们轻轻松松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在家里也是闲着,来这里上班离家近,既能赚钱补贴家用,又可以照顾家里。”陆云观说。
不仅是北岸的桥下空间被有效利用,黄姑塘桥南岸的桥下空间也正在开发中。“一桥两用”的创新模式让共富场景更多元。进入南岸的施工现场,泳池已初具雏形,几栋新造的培训用房内工人正在抓紧装修。“这里正在建设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共利用桥下土地9.2亩,建成后可以提供专业的应急教育、培训、体验和互动服务,预计8月底完工。”平湖市交投集团下属明辉道路公司总经理徐齐说。据了解,等到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正式启用后,交投集团将继续通过“村企结对”的方式,邀请村集体成为“合伙人”,共同承担后续的管理职责,为徐家埭村拓宽增收渠道。“目前,我们已经在选聘村民参与南岸应急救援培训基地的管理工作,首先会考虑村里的低收入群众,希望提供的岗位可以让他们增收。”林埭镇副镇长、徐家埭村党委书记刘建群说。
村企结对共同“破题”桥下空间利用,将曾经的“治理难点”打造成为村集体经济增量的来源,不仅最大限度释放桥下空间使用价值,也让桥下空间成为城乡共富路上的一道新风景。“今年我们集团将选取更多可利用的桥下空间,因地制宜开展改造提升工作,并通过村企结对,打造更多文明共富新场景,让桥下空间成为助力村集体迈向共富的新路径。”徐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