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育苗
当湖街道虹霓工业园区
明湖鸟瞰图
(一)关于加快培育汽车产业标志性产业链 打造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建议(第4号)
提案人:民进平湖市委会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市找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定位、主动出击,聚焦“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以“整车+核心三电+汽车电子+智能网联”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日益壮大。培育汽车产业标志性产业链,能够不断壮大汽车产业总体规模,优化新能源产业链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建议构建“链主型企业为龙头+关键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畅通产供信息渠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数字赋能完善产业服务生态,探索生产性配套项目,加快培育汽车产业标志性产业链。
承办单位:经信局主办,科技局会办
(二)关于加快推进虹霓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建议(第173号)
提案人:王富国
内容摘要:作为当湖街道工业经济的增长点,产城融合的未来新亮点。近年来,虹霓工业园区随着企业“腾笼换鸟”整治提升,园区整体产业模式积极转型,但仍旧存在产业层次偏低、基础较弱;开发体制不畅、一分为二;园区风貌不佳、设施陈旧等问题。建议园区及时启动“三区三线”调整,加快虹霓变电站搬迁破难,加快实施“腾笼换鸟”;落实统一的主体系统进行建设开发,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改善园区整体环境,为园区未来开发及新项目的落地提供保障,从而推动虹霓工业园区与主城区联动发展,打造当湖未来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承办单位:经信局主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供电公司会办
(三)关于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壮大“地瓜经济”的建议(第23号)
提案人:第三界别活动组,沈逍江、周琴、朱超群
内容摘要:我市传统工业企业以服装、箱包、造纸等产业为主,并形成了区域规模和特色。但由于受国际地缘政治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影响,上述产业中的一些企业需要“走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企业国际化水平较低、专业化投资人才团队缺乏、对外投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企业抱团协作不充分、“地瓜”挪窝的同时,动摇“块茎”根基等突出问题。建议通过建立鼓励企业“走出去”联席会议机制,“平湖市国际经济合作商会”“海外服务驿站”、境外园区等载体;搭建海外服务、数字服务、培训交流服务等服务平台;完善政策体系、信息发布、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大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承办单位:商务局主办,工商联、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司法局、人力社保局、政务服务管理办、建投集团会办
(四)关于高质量推进金平湖农业现代化的建议(第36号)
提案人:第十一界别活动组
内容摘要:多年来,我市以“农业硅谷、农创高地”为发展目标,统筹粮食生产、农业经济、生态保护等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荣誉不断。然而目前我市农业现代化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存在着建设空间不足,现代农业产业、生态设施场所无地可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管护成本高,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低等。建议合理规划生态治理空间,对闲置用地、厂房用于绿色农业项目的给予优惠,对占用指标但运行不佳、违法违规项目进行腾退;加强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推动“大田制”改造,降低农田生产、设施维护成本;注重新型农业人才培养,通过本地农业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引进高层次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农产品优质优价,保障农民、消费者双方利益。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局主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销社(农合联)会办
(五)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初中学校学生中晚餐品质的建议(第161号)
提案人:华锐、张越、孙林英
内容摘要:提升初中学生中晚餐品质,能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切实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我市多年来持续实施中小学校中小学生营养餐服务工程,推进学生营养午餐改革。然而目前还存在着菜品相对单一、菜品口味变化不大、教室吃饭氛围一般等情况。建议适当提高用餐标准,丰富菜品种类,进一步做到质量与营养并重,初中生适当增加分量,让学生吃饱吃好;加强多方联系沟通,经常性听取关于学校用餐方面的意见建议;完善食堂建设管理,参照高中生的中晚餐用餐方式,让初中生也自己到食堂用餐,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菜品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承办单位:教育局
(六)关于全方位打造紧密型沪杭医疗合作模式的建议(第8号)
提案人:农工党平湖市基层委,第八界别活动组
内容摘要:通过我市与沪杭医疗机构的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市级医院业务规模,完善学科建设,提升部分学科临床服务能力;通过“院院合作”“院科合作”“团队合作”“个人合作”等方式能够有效接轨沪杭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引进共享多学科的医疗资源,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的技能,更好地方便群众就医。建议聚焦百姓需求、自身短板,更有倾向性地开展合作,提升合作质效;注重引进管理理念、打造管理团队,扩大合作的影响力;抓好“三名三策”“跟师学艺”“专科联盟”,打造学科品牌;重构合作导向机制、优化本地激励机制,挖掘内生动力,从而提升合作成效,将沪杭地区优质的医疗资源转化为平湖医疗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承办单位:卫生健康局主办,财政局会办
(七)关于推进民声一键办机制建设的建议(第51号)
提案人:新仓镇委员小组
内容摘要:民声一键办机制的建立,有效联动了12345、110报警和基层智治平台,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市自去年5月试点运行以来,还存在事项清单不够清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队伍建设不够专业化、群众认可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事项清单,动态更新事项清单,便于事件的高效处置;建立统一的“民声一键办”保障机制,持续完善事件流转交办、闭环处置、绩效考评、事件预警管理等机制,提升各项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强化“民声一键办”队伍建设,完善工作人员进出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现场处置能力;通过宣传扩大“民声一键办”影响力和知晓度,强化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提升现场办结率和处置能力,设立专席电话热线提升队伍辨识度,打造特色品牌。
承办单位:社会治理中心
(八)关于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监管的建议(第17号)
提案人:经济委
内容摘要:近年来,传统的固定用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第三方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灵活用工模式日渐兴起,新的用工模式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然而新用工模式让劳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灵活用工模式增加了人力资源市场的风险隐患,现行监管机制难以对人力资源风险实现有效把控。建议强化风险意识,梳理监管路径,将监管源头放在用工企业;建立数据平台,提高监管效率,从用工企业端掌握各种用工形态的数据,汇总出全市包括非本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服务数据;实现部门协同,提升监管质量,税务、统计等部门与人社部门协同合作,打造涵盖风险预警、动态监管和智慧服务的高质量人力资源监管体系。
承办单位:人力社保局
(九)关于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做精城市管理的建议(第9号)
提案人:农工党平湖市基层委,喻彪、杨秀兰、马伟勤、汤守平、王云飞、缪乐琴
内容摘要: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持续巩固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做好精细化城市管理,才能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议提升规划建设能力,突出规划的刚性,注重建管的协调;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平台升级,加快功能整合迭代,注重数据融通应用,健全“大脑”运转机制;提高执法质量和效能,深化综合治理改革、注重“阳光执法”建设,强化执法监督问效。
承办单位:综合执法局主办,宣传部(文明办)、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政务服务管理办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