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旭东
本报讯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平湖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上,我市发布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空天一体、平湖智造”的总体路径和融合联动的“211”产业生态,全力打造具有平湖辨识度的航空航天新质生产力。
航空工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代表着现代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平湖有着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所需的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拥有独特的开放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211”产业生态也充分结合了当前平湖的发展优势,符合平湖对未来航空航天产业的美好愿景。据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规划师郭琪介绍,“211”产业生态中的“2”指的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两大支柱产业,第一个“1”指的是商用飞机配套主导产业,第二个“1”为加工制造与配套服务保障产业。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是航空航天产业中的“明珠”与“桂冠”,也是平湖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重点领域。平湖本就有着发展商业航天的良好基础,当前已落户有浙江蓝箭航天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平湖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航空航天产业在平湖有所为,更有所作为。未来平湖将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化集聚区,按照龙头牵引、锚点布局的路径,加快项目招引,实现建链聚群,在蓝箭航天、航天二院二十三所等企业和机构的高位引领下,重点发展火箭总装制造,中小型卫星总装与在轨产品研制。同时积极对接地面站、终端设备研制企业,招引一批锚点项目。依托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毛军发院士长三角射频技术研发中心,助推泰传光电等本地企业向卫星应用领域延伸。
在低空经济领域,平湖则按照前瞻布局、健全生态的路径,围绕龙头项目建链延链,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打造低空经济一体化融合区。零重力、锐恩航空等低空经济领域优质项目在当天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上落地,华湖航空已在通用航空机场开展常态化运营,整机试飞起降条件已完备。后续,平湖将重点针对电动固定翼飞机、eVTOL、工业级无人机等低空航空器产业链加强项目招引。推动本地新能源电驱动、新材料企业向低空航空器动力系统、机体系统等技术同源领域拓展。平湖发展低空经济在“制造”之余还将围绕“看飞机、学飞机、用飞机”,构建多层次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打造低空文旅新模式,探索低空物流、城市摆渡等新业态等。
商用飞机配套主导产业作为“211”产业生态中的第一个“1”,是平湖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关键赛道,按照按需布局、多点开花的路径,研判行业需求,找准产能缺口,布局一批材料、零件、组件、大部件配套项目。平湖将紧抓商飞C919大飞机产能爬坡和C929量产准备的战略机遇,依托区位和基础设施优势,全力争取液压、环控、电力等机载系统,垂尾、舱门等大部件来平落户,打造离上海最近的大飞机产业链配套区。
在加工制造与配套服务领域,平湖将按照加速迭代、转型延伸的路径,强化本地优势产业与航空航天产业的协同融合,构建“产业新、创新强、文化浓”的航空航天新生态。
“相信未来平湖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航天航空产业重点制造业的集聚区。” 郭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