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荣怡婷
本报讯 作为嘉兴市银建工程咨询评估有限公司的招标代理员,如今,王燕只需登录平湖市公共资源智慧服务系统,在线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信息,等待投标单位自主报名、提交材料,再经系统审查、算分,便能获得中标候选人。
“过去,企业参与招投标要提交资质证书和相关文件,还要现场核验材料真伪,费时又费力。现在,只要动动手指,随时随地就能进行网上招标,方便又快捷。”王燕说。
这项让王燕高度赞誉的服务措施,正是得益于我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平湖针对小型工程建设交易流程繁杂、资源分散、管理存漏洞等问题,创新启动“平小招”公共资源智慧服务系统开发,通过交易资源整合、线上平台创建、服务标准规范、监管手段升级等方式,有效提升小平台限额以下工程项目招投标服务效能。
“2022年,我们依托数字化改革继续‘深耕细作’,以数字招标、云享投标、智能评标实现‘平小招’服务品牌迭代升级,让限额以下项目招标从原先的15天以上浓缩至5天,大大节约了企业人力财力。”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市数据局)交易管理科科长于金成说。通过数字化手段集成各大体系要素,打通审批“高速路”,轻松实现企业招标“零门槛”、投标“零跑腿”、开标“不见面”。据悉,2023年全市“平小招”平台共完成招标项目892个,预算总价9.15亿元,实现交易额中标价7.60亿元,节约资金1.55亿元。
以数字赋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平小招”系统的上线应用为推动全市数据集成,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日前,该应用荣登2024“数据要素X”行业典型案例50榜单,再次彰显了数据要素在推进数字经济进步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然而,面对庞大繁杂的“数据池”,如何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以提高服务效能?“这些年,我们不断迭代系统架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举办数据资源创新利用赛事,挖掘培育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群众和企业获得感强的优秀场景,推动公共数据、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市数据局)翁学良说。2022年,组建国资企业浙江平数科技有限公司,打通数据壁垒,助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大范围“一网通办”。2023年,平湖被列入浙江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地区,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协调机制,由市府办、数据局、网信办、发改局、经信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组成,确保数据市场化运营的安全性……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平湖加速探索数据要素价值转换路径保驾护航。
“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整合数据要素、提升服务效能,归根到底就是为了群众获得感。例如“浙农补”通过打通粮补系统、农资实名购买系统等数据,实时掌握地块种植主体、种植面积、种植作物、补贴申领情况等,形成种粮大户精准画像,给予简化流程、资金一网通发等支持。而农户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实现地块“一键秒领”、补贴“快速直达”。截至目前,“浙农补”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81亿元,惠及农户12.4万户次,平均每年可减少核查经费支出50.9%,实现种粮补贴申请“农民不跑,让数据跑”。
“车驾通”为城市交通按上“安全锁”,“灾害洞察与智慧应急系统”让全市防台防汛信息“尽在掌握”……如今,在数字化浪潮下,一大批典型应用竞相涌现,数据要素潜能正被充分激发,逐步实现资源“供得出、流得动”,民众企业“用得好、夸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