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以技筑梦 匠心传承

独山港打造“大港工匠”梦工厂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徐冰艳 张丹燕

本报讯 市级以上劳模工匠有50余人次;“红苗工匠”队伍扩容至111位;年均组织技能提升培训课程1000余次;2023年开展劳模工匠榜样授课100余场……通过创新开展“大港工匠”品牌链式打造法,独山港倾力打造蓝领人才队伍,如今这里的能工巧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大港工匠”品牌行动中,独山港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抓好传承链、思想链、产业链,力求打造一支懂技术会创新、有理想守信念、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我们的目标就是激活蓝领群体的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人队伍的力量。”独山港镇总工会专职副主席史秋月说。

培育工匠,新老接力才能活起来。独山港镇总工会通过举行“拜师学艺”,将劳模工匠和优秀青年职工之间紧密联系起来,让匠心传承有了实际载体。“今年开始,我正式成为一名签约‘师傅’,我会把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期待他们早日成为新一代工匠。”浙江青年工匠宋园园告诉记者,他就职于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师从首届“浙江大工匠”韩其芳,从师傅身上他学会了诸多优秀经验和职业技能,如今自己“出师收徒”,就是要做好“传承”这件事。

据了解,独山港每年会筛选20对镇级师徒结对对象,定期开展培训和座谈交流。如今,不少人像宋园园一样,从徒弟成长为师傅。“传帮带”也在这里结出硕果:5位青年职工获得“嘉兴良将”称号,“金蓝领”“浙江工匠”等荣誉也纷至沓来,2023年又有2人入选“浙江工匠”培育名单。

不仅在镇域层面,各基层企业工会也会根据产业和区域特点开展师傅结对,纵向打通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如平湖旗滨玻璃成立工程师协会,并制定运行机制和退出制度,每位导师可以带一级徒弟1名、二级徒弟若干名,分别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和工程师协会等储备力量,从而保证工匠队伍的活力。通过“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设置技术培训、人才沙龙、红色孵化等功能,为高技能人才梯级培育蓄势赋能。目前全镇已建成大师工作室30余家。

锻造人才,思想引领才能聚起来。“我们在‘大港工匠’品牌行动中,打造了‘红苗工匠’培育这一子品牌。”史秋月说,通过建立支部书记联系企业人才制度,从高技能人才中培育党员,汇集了一批向党组织靠拢青年技能人才。2023年,111名“红苗工匠”全部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优质的人才力量和积极的创新实践,落脚于基层,离不开广大蓝领群体的工匠精神。”史秋月说,在“大港工匠”品牌行动影响下,独山港镇产业工人“学技术、学业务、练本领、强素质”正掀起热潮,匠心小镇未来可期。

2024-04-16 以技筑梦 匠心传承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46263.html 1 3 独山港打造“大港工匠”梦工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