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回到童年

■张会会

窗外,四月的清晨已是一片灿烂的阳光,早起的鸟儿婉转地歌唱,它从童年的懵懂中传来,到现在一刻都不曾停止过。但很多时候,我的耳中塞满烦忧,无法听到。聆听,靠的是一种心境。

一个人的清晨,很安静,那些童年时见过面的鸟儿以各种姿态站立枝头。它们的羽毛呈现光滑的灰色。尖尖的小爪紧紧抓着树枝,细巧的鹅黄色小嘴轻轻啄着粗糙的树干。灵活的小脑袋东转西晃地,像极了在寻找某件遗失的物品。这些年,真的像一只匆忙飞翔的鸟儿,在不断交替的得失中徘徊。在压抑的日子里,内心渴望有一双有力的翅膀,带着自己飞起来,远离世俗的烦恼。

每个人其实都是很孤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无法开启的匣子。也许,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了要打开自己和别人心中深藏的那些黑匣子吧!在每个独自醒来的清晨,我总是这样想。所以,我时常怀念老榆树上的鸟语,它们像是会变魔法的精灵,穿过木窗楞,穿越心灵黑匣的细小缝隙,然后细细翻阅其中的每行语言。

字里行间,所有的脆弱一一浮现。那些泪流满面的日子也许并不是最坏的。最令人心痛的是,没有人可以诉说,没有地方可以去,在热闹的人群中,没有眼泪地哭泣。无数次手执长矛,决绝地拼杀,到最后却发现只是刺向了自己的盾。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躲进山洞自我疗伤,我回到童年的地方,在母亲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里,慢慢疗愈。

无数次躲藏,千万次磨砺后,人才慢慢变得懂事了。在女作家池莉看来懂事是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就是熬了。像熬煮一碗中药一样,虽有些费时,但药效往往不错。在慢慢熬煮的过程中,看清生活的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去除贪念,素位而行,回归生活本来的样子,纯粹地活着其实很简单。

老榆树又发新芽了,幼时因为顽皮割去的那层皮结成的疤,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跟着它,成为它成长的一种印记。而人成长的印记就是那些留在心底的伤痛,它们是不会减轻或者消失的。时间可以教会我们疗伤然后结上一个醒目的疤痕,可以没有伤痛,甚至忘记所有受伤的原因和过程。但是,那层伤疤却永远存在让人变得坚强。所以,佛说:“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靠在老木窗前,听着那些弥漫早晨气息的声响,我就会联想到温润的阳光,如何照在我的身上,我又是如何残忍地把阳光穿梭地支离破碎,接着固执地占据着一方地儿,看着时间从我的身上慢慢移开。然后,我看到时间的一双脚,不年轻也不苍老,不紧也不慢地走着……

四月的清晨,常常会有很轻薄的一层雾气,袅绕升腾,将原本湿润的阳光阻挡得更加温柔恬静。眼前已是一片新绿,积攒了一夜的心事怎么能阻挡自然界万物的生命长势呢?还有什么不可以忘却呢?在这个生命最初的地方,一切不停地向上生长,以积极的姿态面对未来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

老家的房顶已经很陈旧了,有一圈圈水印。房间周围,母亲堆放了很多杂物,不是我理想中的那样好。但是,躺在那张陈旧的棕绷床上,盖着那条印着青苹果的不薄不厚的棉被,我却感觉到了家的气息。储存心底的那种安全踏实的感觉又回来了。蓦然间,我发现我寻找了多年的东西永远都在这里。

2024-04-1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45872.html 1 3 回到童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