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数”造乡村美好未来

我市获评数字乡村“省级试点十佳县”

■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数字无疑是乡村的未来,数字翅膀正助力平湖农业越飞越高。近日,我市成功获评2023年度浙江数字乡村“省级试点十佳县”;在2023年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中,我市排名全国第5,全省第2。接连而至的喜报,无疑标注了平湖数字乡村的强劲实力。

一株株芹菜小苗,种在黄色的沙土里,却生长得油绿茂盛。在使用沙土种植的同时,还能做到全程不打农药,一年种5茬。种种优点汇集一身的这株芹菜正是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沙培芹菜。

高颜值、高品质的背后离不开数字赋能。往近看,每一株小苗都有一个滴头,接受定点的水肥滴灌,滴灌量精准控制。公司技术员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小苗所在大棚的温湿度条件,数字分析判断作物生长的基本规律。“我们打造了一套‘农智云’数字管理平台,可以控制基地果蔬作物的灌溉、水肥、环境、温控等流程,将农业精细化到人、事、物、钱的全过程管理。”公司负责人余魁说。有了这个平台,一个技术员就可以管理所有大棚的植株生长。数字不止于此,水肥一体化、环境传感器、园区小气象站、北斗高精度差分地面站、植保机器人……打造出了一个从育苗、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管理精度落实到“单颗菜”,130亩土地“单个人”管,这就是绿迹农业的数字魅力所在。数字农业发展让人耳目一新,包括绿迹在内,我市共有8家基地建成了省级数字农业工厂,作为数字农业发展的“领头羊”,不断创新发力。数字化不止于一点一域,我市积极出台产业化政策,开展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截至目前,成功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65家,让数字化在平湖大地上全面开花。“我市积极推出产业政策,鼓励数字农业发展,将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基地,继续朝着数字工厂、未来农场方向加强培育。”市农业农村局数字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邵洁说。同时,继续加大农业数字化管理,目前,已实现了智慧农机监管、病虫害智能监测、“肥药两制”管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监测的全覆盖。

数字之风强劲吹拂。我市构建的金平湖“1+1+N”的数字乡村总体架构,即1个金平湖数字乡村“大脑”、1个高能级数字农业经济开发区、“N”个在全国、浙江推广运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正越来越丰满。“平沪之恋·未来嘉乡”未来乡村品牌不断被擦亮,幸福数字生活在一条条市级和美乡村精品线、省级未来乡村中渐显。配套建设的乡村数智生活馆,为村民提供政务办理、智慧医疗、智慧康养、休闲健身、快递收发等智能化、一站式便民服务,畅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数字乡村里,农民幸福感更强。我市创新开发了“抱团富”应用,高效盘活土地、农房、资金、劳动力等乡村资产资源,为村强民富提供多种抱团增收渠道。我市创新打造“浙农补”特色应用,在农户端,实现补贴“自主申领,一键直达”,建立了种粮补贴一本账;在管理端,种粮补贴“一张图”可实时监测地块种植和“非粮化”情况,保障了粮食安全。自上线以来,系统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72亿元,涉及农户10.67万户次,有效缓解种粮农户资金压力,提增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2024-04-11 我市获评数字乡村“省级试点十佳县”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44924.html 1 3 “数”造乡村美好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