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陶佳敏
通 讯 员 徐冰艳
【“新”面孔】陈磊,先正达集团中国MAP华东大区嘉通区副经理,将数字化MAP技术与农业结合,打造农业价值链共创和共享平台,为农民和农业生态客户保障粮食安全。
【“新”力量】独山港镇海秀路东西两侧,是截然不同的两幅场景。一边是农户田里长势参差不齐的麦苗,另一边则是先正达集团未来农场示范田里如绿色海浪般的麦苗。“这正是得益于我们先正达集团中国MAP技术,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效果显而易见。”陈磊说。
先正达集团中国MAP独山项目于去年12月签约落户,将建设占地50亩、长三角规模最大、全国功能最全的旗舰型总部和展示中心,进一步优化传统种植模式、提升科技科研种植水平、构建成熟的产业全链条。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综合性节支增收5000万元至6000万元。
当问到为何会对年综合性节支增收如此自信时,陈磊用了一个词来回答——“MAP技术”。他告诉记者,MAP技术是指通过“智农”“慧农”应用、农场综合信息化系统,基于大数据农业气象预报、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处方等方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与服务,并通过精准种植,实现“减水、减肥、减药、增产、增收、增质”。
未来农场示范田,就是一个成功实践。“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这是我们的初心,在未来农场示范田里我们也践行了这个口号。”陈磊说。从项目建设开始,陈磊与他的团队就根据特定地块的条件,帮助种植户选择最合适的种子,提升种植户选种能力水平,成苗率提高了10%以上。未来也将进一步实现通过实时影像巡田,利用遥感图查看农田长势,发黄的地块有杂草,发红的地块发生了药害,绿色地块则说明庄稼长势好;而每个田地的肥药信息也将录入数据库,随时查看情况……做到对每一块田都了如指掌,丰产又丰收,靠的就是MAP技术,当前他们种植的3400亩的小麦就从原先传统的3天种植时间缩短到了1天完成。“MAP技术,让大包户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后期我们也将继续探讨,深化合作,创造出更多的产业增效。”陈磊说。
以科技和创新开拓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造福农民,陈磊始终坚信自己的初心。未来,他还在谋划推出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来打造现代农业服务生态圈,通过“时间戳、地理戳、品质戳”,从时间、地理、品质三个角度了解每一粒粮食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