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95后”在家庭农场种“未来”

■记 者 倪雨伦

通讯员 纪亚千

【“新”面孔】蒋豪哲,平湖市报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作为一名“95后”青年,毕业后他毅然回到故乡干起了农业,他既是深耕乡村田野的农创客,更是引进农业新技术的兴农人。

【“新”力量】走进位于林埭镇的妙农家庭农场,各式各样的数字化设备散布在田间地头,蒋豪哲正在操控手机APP,将含有化肥的灌溉水输送到果树根部的土壤。“我们的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让农场管理变得很便捷,平时施肥、浇水都只需要在手机上一键操作。”蒋豪哲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着APP的丰富功能。记者在他的手机上看到,大棚和土壤的温度湿度、各类作物的种植数据、病虫害预警等都可以在APP内实时查看,并及时选择应对措施,数字化种植让人耳目一新。

如此高科技的数字化农业,一改大家对家庭农场的传统印象。这些,都得益于蒋豪哲的新视野、新技术,将农业和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效融合。蒋豪哲的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蒋豪哲对农业就十分感兴趣,虽然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农业无关,但他仍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了农业经济。“学习了农业知识后,我就一直坚定要用新方式去做农业,回到家乡的第一年我就投资了100多万元为农庄增添新设备,从硬件开始逐步改变耕作模式。”蒋豪哲说。

然而,引进设备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数字设备偶尔也会发生故障,虽然故障率不是很高,但蒋豪哲仍希望可以从技术上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花了大量时间钻研农场的设备,并购买了很多实验器具,自己动手尝试突破技术壁垒。在实验过程中,蒋豪哲不断把自己的新创意和已有的技术结合。在他的努力下,功能更完备的新设备诞生了,机械化果树栽培机、促高产种植施肥装置、种植大棚升温装置……这些设备均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认证。

农产品种出来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卖出去。老套的市场销售,对热衷新技术的蒋豪哲来说并不感兴趣。于是,他通过微信、抖音等社交软件以及网络直播平台“吆喝”,以此吸引大量的消费者来实地采摘。“采摘相对于市场售卖,客户的体验感比较强,再结合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亲子研学,父母带着孩子来见识水果的生长、管理过程,寓教于乐,让农场变得好看好吃好玩好学。”蒋豪哲说。

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拥有国家专利8项、年接待采摘游客5万余人次、接待全国各地农业考察团体3000余人、年销售额超500万元……五年过去,在蒋豪哲的带领下,小小的家庭农场走上了一条智慧农业、绿色农业之路。

2024-04-0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43364.html 1 3 “95后”在家庭农场种“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