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这段时间小麦进入拔节育穂的后期,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我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为种植户提供春管春防技术指导,为今年粮足菜丰保驾护航。
“老徐,你的麦子上已有白粉病和纹枯病了。”4月2日下午,在种粮大户徐林祥的田地里,农技员朱春弟正在实地查看小麦的生长情况。“今年3月下旬温度比往年偏高,小麦苗数比往年足、密度高,白粉病易发,要在破口前及时防治。”朱春弟说,小麦拔节育穗期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奠定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的高发期,建议他在育穂后期、扬花期、灌浆期分三次用药,每个阶段针对不同的病害使用不同的药,实现科学用药。徐林祥的田地以往只打两次药,第一次在4月底打,在听取建议后,他们决定提前打药时间,在这几天根据天气情况喷洒农药,及早预防,确保小麦更高产。
“老徐,你的田地麦子长势太密。”一进入田里,朱春弟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了解过后才知道,今年地里的小麦种子播撒得密,再加上分蘖时期施加肥料促使小麦分蘖多。拥挤的状态不利于小麦成穗,通风透光性非常差,也容易感染病害。针对这一问题,朱春弟提醒他要在小麦分蘖期控制肥料用量,减少无效分蘖,稳壮苗。在朱春弟的指导下,徐林祥明确了下一步的管理方向。“我种了十几年的粮,也和农技员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每年农技员们都会来我的田地里查看情况,给我适时的指导,带来新的农技知识,让我的小麦越种越好。”徐林祥说,当天这一场干货满满的小麦春管课堂,让他种粮更有信心了。
春季天气多变,农技员们既要“观天”,更要“察地”。这几天,朱春弟几乎每天都跑在田里。“春耕是一年收成的基础,春管及时,丰产才有望。小麦种植在我市已越来越有经验,很多优秀的做法要推广开来,让更多农户了解,帮助他们增产增收。”朱春弟说。
朱春弟的把“麦”日常,是我市农技员的一个缩影。春回大地暖,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技人员们奔走在田野、大棚、果园等春耕现场,为粮油和果蔬等生产“划重点”。结合今年春季雨水多、气温低的特点,市农业农村局9大产业指导团队采取分产业的形式,抢抓农时,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点对点、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因地、因时开展田间管理,重点做好小麦和油菜田沟系配套工作,加强重大病虫防治。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农业技术指导78次,全面护航夏粮生产。
据悉,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约18.3万亩,大麦播种面积约3000亩,油菜播种面积约1.34万亩。目前,全市春管春种工作正陆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