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居丹荔 通讯员 徐秀凤
本报讯 “辖区居民陈女士可能正在经历电信网络诈骗……”近日,新埭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称辖区内有人可能正在经历诈骗。收到信息后,派出所辅警黄闽立即采取行动,一边不断拨打陈女士电话一边联系同事前往现场劝阻。
电话占线,让黄闽焦急万分,然而他没有放过任何机会,始终连续拨打电话,与此同时,黄闽的同事也快速赶往陈女士家中。“千万别信!是骗子!”在连续拨打下,陈女士的电话终于打通,而黄闽的同事也成功找到陈女士,阻止了她的转账操作。
原来,当天10时许,陈女士接到自称是“北京公安”的电话,说她涉嫌非法洗钱,需要配合警方办案将资金转到“安全账户”,陈女士一听就急了,对骗子的话信以为真,并跟着电话里的指挥一步步陷入了圈套。
经过警员们的解释和劝导,陈女士恍然大悟自己遇到的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我接了电话,差点就转过去了……”陈女士说,平时虽有反诈知识的学习,但真遇上事了仍旧上了当,好在警员及时出现让她避免了17万余元的损失。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通过陌生链接让你接收“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或下载所谓的软件查询信息。不要把钱汇入陌生账户,不要轻易把银行卡验证码、密码等信息告诉他人,也不要随意点击转发未知乱码和陌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