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宇青
本报讯 “网络谣言往往带有夸大、虚构或误导性的信息,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的谣言,可能造成公众的恐慌和恐惧。”……3月13日中午12时30分,在平商安为企服务中心的直播平台上,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金君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抵制网络谣言,共建网络文明》的直播活动,为各界网友详细讲解了网络谣言常见的类型、识别网络谣言的方法等各类“谣言套路”。
“网络谣言就是指利用互联网传播的没有相应事实基础的言论。”金君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谣言传播的广泛性和迅捷性。一旦谣言涉足网络,其传播速度就是秒级的。传播的迅速也就导致了网络谣言相比传统谣言危害性更大,因此治理网络谣言势在必行。
据金君介绍,公安部已将2024年定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以进一步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我市迅速响应,从多个维度发力,全面强化打击力度,推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加强平台治理,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前段时间,我们成功查处一起‘网络水军’案件,有效斩断了其黑色利益链。”据金君透露,该犯罪团伙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在绍兴市注册成立了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吸引大量网友关注。随后,他们将这些账号非法出售给诈骗团伙,为其进行精准诈骗提供吸粉引流服务,从中获利高达100余万元。目前,市公安局已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名。
市公安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对打击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违者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打故意编造、传播谣言者,请广大网民知法守法,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