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筑起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 钱澄蓉

【民生实事】自救急救普及培训项目

【攻坚目标】建成应急救援户外培训基地,组织应急救护培训演练30场以上,培训专业应急队伍50支1500人以上。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新安装AED(自动体外除颤仪)160台,每台AED对应人员培训10人以上;完成应急救护技能发证培训3000人以上,普及培训30000人以上。

【幸福路径】计划总用地面积约36.39亩;一期投资约3534.02万元;包含应急安全体验中心、应急安全培训中心、应急救援区域等诸多功能区……昨天,在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内,记者看到了平湖市应急救援基地项目的规划情况。据介绍,这个将落户林埭镇徐家埭村的基地,将建设成为一个集仿真、实操和综合演练为一体的全省首个综合应急救援(户外)培训演练基地,项目的落地将补齐当前市域及省域内缺少专业安全教育培训平台的短板。

“项目将分二期实施,整个一期工程计划今年5月底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应急仓储中心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范东杰说,项目对提高防范处置重大事故灾害的能力、为打造平湖地区最具安全感区块提供最强的应急救援保障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我市还将开展全民自救互救培训计划,除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外,还将在养老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上门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特别要加强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培训。

如今在市区人员密集场所不难看见AED的身影,它能大幅提升突发性的心源性疾病救治成功率。截至2023年底,我市(含乍浦镇)统一配备的AED共107台。2024年,我市还将在老旧小区、大型企业等重要点位进行AED布点。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市户籍人口每万人AED拥有量将达5台,远超健康浙江指标“每万人1至2台”。

随着AED的普及,市民群众的使用和急救能力也将同步提升。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目前我市引入的都是便捷式、易操作的半自动AED,非医务工作者通过培训也能独立使用。在新增AED的同时,将对应在布点单位内培训10名以上工作人员。同时,普及培训将在学校、社区、大型企业、养老机构等重要场所铺开。

市红十字会业务科科长冯耀表示,除了新培训发证的群体外,今年我市持有心肺复苏急救证和急救员证的人员也将大范围接受新一轮的培训复评,巩固强化心肺复苏技能和AED实用等急救技能。

【百姓期待】市民俞丽娜:家中共有4位60多岁的老人,多少都有些慢性病,作为子女就怕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外。2024年,将有越来越多的“救命神器”落地、越来越多的人能拥有急救技能,这对老年人很友好。如果可以,今年我也想参与急救培训,掌握急救技能,在他人有需要时挺身而出。

2024-03-13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37443.html 1 3 筑起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