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宇青 通讯员 高惠莉
本报讯 “对,我家就在这里!谢谢警察叔叔带我回家。”2月23日下午,我市室外温度低至4℃,天气寒冷。市公安局广陈派出所辅警范雪峰正在开展日常巡逻工作,当他巡逻至广陈镇广兴南路桥前时,遇到了一位正在帮助走失小男孩寻找家属的热心居民。范雪峰利用自己“警务背包”里随身携带的“流管通”系统,迅速查询到了小男孩的家庭住址,将小男孩平安送回了家。
在这起事件中,范雪峰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小男孩找到回家的路,正是得益于他背着的印有“背包警务”字样的黑色背包。打开这个背包,眼前呈现的是一个装备齐全的“警务百宝箱”。在这个精心设计的背包中,不仅配备了治安防范所需的警用警戒线、警用对讲机等专业装备,更细心地准备了遮挡布、一次性雨衣、急救包、手电筒等日常应急用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不同岗位的警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放置一些选配物品。”范雪峰说,比如户籍警务人员在入户走访时,会在背包内放置照相机、电子移动产品等物品,便于随时开展上门服务。而他作为社区警务人员,则在包里添置了移动警务通(流管通)、对讲机等设备,方便随时随地应对社区居民的需求。
据市公安局广陈派出所副所长施一澄介绍,“背包警务”这一服务品牌是市公安局广陈派出所联合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派出所共同推出的,旨在提升跨省毗邻治理水平。这一服务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安全防范、矛盾调处、法律宣传等多元化警务工作通过背包“背”入社区,确保各项服务能够直接触及群众。在以前,开具户籍证明、办理户籍迁移等业务,需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如今,利用跨省毗邻治理的优势,只需“跑一次”就可以顺利办理。而这些便民服务,因为“背包警务”被两地居民所熟知,居民深刻体会到浙沪边界治理中“最多跑一次”带来的便捷与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