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以前都在露天卖菜,免不了日晒雨淋,而搬到市场的‘共富摊位’以后就不一样了,这里环境整洁、客流稳定,管理也有人情味。”来自林埭镇陈匠村的菜农老陈告诉记者,规范有序的固定摊位,让他做生意的信心也更足了。
这个备受农户好评的“共富摊位”,是市场监管局以“小载体”汇聚“大能量”、用“小摊位”助推“大民生”的成果。除了增设纯公益的“共富摊位”以外,通过市场监管局牵线搭桥,林埭农贸市场还专门为困难农户设立了“共富寄售点”,帮助困难户销售农产品,充分发挥开放型、共富型市场的作用。
【盘点】
平湖市新埭集贸市场获评“嘉兴市最美农贸市场”,全塘综合市场入围嘉兴市第二批精品点位……氤氲着“烟火气”,承载着民生福祉,折射出城市文明,农贸市场不再只满足于简单生活消费的场景焕新。塑造“精品”是市场监管局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的新“亮点”。
匠心铸就精品,特色蕴于细节。去年以来,市场监管局着力在地方特色文化上再挖掘,结合本土文化,融入平湖特色对农贸市场进行规划和探索。
全塘市场便是探索打造“市井中的景点”的一个生动案例。在全塘市场内部空间的改造中,充分运用地理文化,摊位主体部分选用蓝白相间的海洋色系装饰,上部中岛门头则用最简单的银灰色系,体现山海一体,打造了一个富含特色山海文化和非遗元素的城市展示窗口。
除此之外,林埭农贸市场里,展示着“八大碗”本帮菜的样品和制作方法;新埭集贸市场数字化展销中心里,销售有水月湾的大米、三丰的腌姜;市区三号桥菜场设置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展示着平湖糟蛋、杜瓜子等本土知名产品……结合平湖饮食特色,以全覆盖提升打造一批具有平湖辨识度的品牌市场,使平湖特色更加凸显,市场建设更加突出市井味、文化味。
地域文化显特色,共同富裕促发展。如何在焕新农贸市场“颜值”的同时,不断丰富其内涵?市场监管局结合“幸福里”建设标准,不断激活农贸市场共富因子,在各个农贸市场增设了纯公益的“共富摊位”,为农户销售提供便利。去年,宏建农贸市场、南门菜场等8家市场新增了10个共富摊、平价摊、帮困寄售摊,助力自谋创业群体、困难农户驶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广陈、独山港两镇农贸市场签订“农海合作”共富合作协议,开辟了一条优势农产品共享合作的增收新路径,进一步拓展“共富摊位”受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