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优享健康服务
【看点】
去年8月,林埭镇卫生院、广陈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接受嘉兴市胸痛中心联盟专家组现场验收,并顺利通过。
胸痛救治单元是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胸痛救治网络的基础环节。作为2023年度平湖市民生实事项目,当年我市9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全面铺开,打通了胸痛救治的“起始一公里”。
【盘点】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市卫生健康局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以“真心、细心、暖心”,让群众在家门口获得更方便、快捷、安全的卫生健康服务。
真心推进,疾病防控能力稳步提升。毫不放松抓好新冠等呼吸道疾病防治,市方舱医院快速启用并有序运行,成功应对疫情医疗救治高峰,有力保障了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持续巩固“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成果,有效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流行。推进疾控体系建设,市疾控中心搬迁新址,举办2023年度金山-嘉善-平湖三地急性传染病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活动、辖区内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控培训等。
细心管理,基层服务能力百姓认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医共体总院对基层分院的一体化、垂直管理,持续提升基层分院常见病、慢性病同质化诊疗服务能力。每周牵头医院专家在成员单位进行坐诊和查房指导,全年共派出专家下基层成员单位603人次,诊疗4893人次。9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胸痛单元建设全覆盖。新建、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去年累计为37961人次提供诊疗服务。
暖心呵护,公共卫生服务做实做优。完善慢病一体化门诊运行机制,完成两慢病智慧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门诊内全流程业务数据信息化实时采集。广陈镇龙萌村成功打造“精品村卫生室”,并在全省率先下沉“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绑定血压计和血糖仪各500台,开展居家健康监测服务,提升辖区居民全周期健康管理水平。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8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基本标准达标全覆盖。2023年度省级家庭医生签约任务数264987人,完成规范签约287523人,任务完成率108.50%,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新”并进
中西医药持续发展
【看点】
去年11月,位于钟埭街道新兴五路300号的市妇保院新院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全市村社区的近百名市民、干部代表应邀前来参观,亲身感受新妇保院风貌,这是市卫生健康局开展的平湖市托育工作“群众阅卷”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市妇保院新院区自2020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首次向社会大众开放。
作为一家专科医院,产科、妇科、儿科将成为妇保院的主打特色,尤其在产妇的住院条件上,新院还配套了三种房型,包括家庭式套房、VIP单人间以及普通双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盘点】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民对于就近享有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需求逐渐提高。市卫生健康局顺应民意,不断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就医环境,妇保院新院区的建设启用,就是大力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旧貌换新,就医更畅通。持续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民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市妇保院(疾控中心、血站)新建项目历时3年半建设于去年12月竣工启用,总投资5.74亿元,面积较原来扩大了近十倍,核定床位245张。市中医院搬迁新址后就医环境大大改善,去年门急诊总量71.25万人次,同比增长10.46%。市精神卫生中心二期扩建项目稳步推进,计划今年投入使用,将新增床位300张,总床位数达到450张。
发展创新,健康有“医”靠。推进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市中医院巩固“三乙”复评成果。高标准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进一步完善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市创伤中心通过国家级验收,“智慧胸痛中心”投入使用。深化医疗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新增浙江首家一站式“沪杭专家会诊服务中心”等沪杭医院合作项目6个,上海龙华医院等新一轮深度合作项目5个,现与29家沪杭医院、急救中心、医学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
传承纳新,中医结硕果。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启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完成全市12个村级“中医阁”民生实事建设任务,评选产生平湖市名中医6名、平湖市基层名中医4名。市中医院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浙江省基层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称号。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非药物治疗技术服务53万余人次。
“三全”齐发
“一老一小”保障有力
【看点】
走进钟埭街道永兴未来社区北国之春托育中心,保健室、隔离室、配餐间、母婴室等一间间功能室布局合理,满足了幼儿托育需求。据悉,这是钟埭街道新建的一家公建民营托育机构,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计划招生3个班,共58个托位。
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托育服务新模式,全力推动建设“方便可及、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着力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让“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得到安心照护。
【盘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聚焦“一老一小”、坚持需求导向,市卫生健康局始终全力推进养老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发力保障全周期健康,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注入新动能。
全力营造生育友好氛围。积极落实全面三孩政策,广泛宣传新型婚育文化,营造浓厚的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承办浙江省2023年“5·15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创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启动仪式,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和省卫生健康委领导的充分肯定。聚焦优质、普惠、均衡,不断健全托育服务体系,推进“平有善育”打造民生优享品牌,给最柔软的群体以最温馨的呵护。做实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测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孕产妇死亡率、儿童严重致死致残出生缺陷率均为零。
全面保障“一老一小”健康。着力谋划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为26600名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稳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5家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医养结合病区;全市构建起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连续综合、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独山港镇中心卫生院获评第四届浙江省“敬老文明号”(平湖唯一)。
全线守护重点人群健康。落实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慢阻肺筛查等民生实事项目,为27937名50周岁-74周岁居民免费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完成率134.64%。开展城乡妇女“两癌”筛查,有效保障了妇女健康。关注特殊人群需求,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基层机构开展率55.56%,稳步推进医疗服务和保障向居家延伸;推进“浙里护理”落地,提供居家护理、在线咨询等服务,2023年度入驻签约医疗机构14家,注册护士547人,共开展上门服务685人次,在线护理咨询315人次。
“三度”融合
党建引领创新实干
【看点】
去年11月,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举行“金平湖·医先锋”党建品牌擂台赛,通过擂台比武的形式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攀高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选手们从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名称、党建与卫生健康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等
角度,展现了卫生健康系统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党建引领、实干创新、为民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盘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稳中求进的一年。
党建引领有高度。突出党建引领,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建强卫生健康系统基层党组织,新成立市一院、市中医院党委,深推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好主题教育分级分类指导“3类15张清单”,以“六学”方式一体推进,确保党员全覆盖“充电赋能”。深入推进“金平湖·医先锋”工程,深化“平医先锋·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品牌。突出党业融合,梳理确定系统第四轮党建领办项目18个,扩大“促发展”的覆盖面。
医廉清风有深度。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深化无红包医院创建,累计退回红包31人次,金额4.77万元。深化“三不合理”专项整治,停用、限用耗材3个,累计廉政谈话2477人次。强化正面宣传,市第一人民医院《用好“小微权力” 守护“医”路清廉》在嘉兴市纪委“南湖清风”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严格按照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组建工作专班,紧紧围绕六个方面30类突出问题督促指导各医院开展自查自纠。
人才引育有力度。深入实施“领雁”“青蓝”“攻玉”“归巢”四大工程,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优化人才招引政策,落实《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年度卫生人才专项资金从300万元增至1000万元。全年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方式招引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1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3名。坚持“走出去”战略,赴全国各高校公开招聘录用医学类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7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1名,占比创历年新高。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发挥人才政策红利,积极协调落实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子女就学,解决其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