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旭东 通讯员 周 瑾
本报讯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指数反映着经济发展的健康与活力,是衡量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数。2023年,我市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增幅高于全省和嘉兴全市5.5个和5个百分点,增速列嘉兴第二位。
数字最具说服力,社零总额增长的背后是去年我市实施各项举措,培育消费新供给,构建消费新引擎,将消费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从数据上分析,我市限上零售额增长迅速,限下零售额稳中有进。限上零售额66.44亿元,占社零总额的25.6%,增长23.7%,拉动社零总额增长5.4个百分点;限下零售额192.81亿元,占比74.4%,增长8.9%,拉动社零总额增长6.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10%以上的增长速度,分别增长12.5%和10.2%,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6.85亿元,拉动社零总额增长11.4个百分点。限上限下协同发展,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同步保持高速增长,体现着平湖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与充足活力,推动着社零总额增长。
社零总额快速增长离不开大宗消费品的刺激拉动。去年,我市通过各种消费活动,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其中汽车类在多轮消费券的作用下,在拉动限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1亿元,其中汽车类占据21.45亿元,拉动限上批零业零售额增长18.5个百分点,成为批零业中最强大的拉动力量。此外,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受龙头企业拉动,增长70%,拉动限上批零业零售额增长2.9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11.1%、20.0%,分别拉动限上批零业零售额增长1.5个和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