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新春话饺子

■宋修丽

放鞭炮,穿新衣,吃好饭,给长辈拜年,收红包,走亲戚等,基本上都是各地都有的过年风俗,但在我的老家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年俗,还有一种别样的风俗,那就是过年的主食必是饺子。

山东半岛居民因以小麦为主粮,故在面食上下了很多工夫,而饺子是他们的最爱。在沿海地区,只要过节,它的象征就是“吃饺子”,即便是元宵节、八月节、端午节这样有节日食物象征的日子,饺子仍然要上桌。家里来客人或有什么喜事需要庆祝的,那也是饺子登场亮相。而过年,更是饺子的大舞台,回回都是桌上的主角。除夕辞旧吃饺子,初一迎新吃饺子,初三送年吃饺子,初五破五(这一天破除过年的所有禁忌)吃饺子,初七管人(庆人新的一年顺遂平安喜乐)吃饺子……当地有两句俗语,叫“好睡莫如躺着,好吃莫如饺子”“迎客饺子送客面”,从中也可看出山东人平时对饺子的喜欢程度。

饺子各地都有,但老家的饺子与众不同。首先,形状酷似元宝,肚大馅多,这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包法。其次,饺子馅肉有猪、牛、羊、鱼等,但多以猪肉为主。猪肉做馅,肉是切块而不剁成肉糜,这种切块的肉菜馅,吃起来能充分品尝到肉的鲜美,这是老家饺子的独特魅力。菜也有多种,但主要是大白菜。

最为隆重的包饺子是除夕这天。看春晚,包饺子,这是老家过年一项最重要的仪式。

晚饭后,暮色渐浓,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起来,剁菜、切肉、和面、调馅。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等春晚开始,然后面板放倒,一家人齐上阵,负责擀皮的和负责包的两拨人有条不紊,各司其职。一边干着活儿,一边看着春晚,赏着节目,聊着八卦,其乐融融,热闹非凡。小孩子在一旁把包好的饺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竹帘上,一边嚷嚷着“快点儿,没了”,一边眼睛瞄着哪个饺子里包了硬币,试图在吃饺子的时候能“认”出来,好“吃到”福气和财气。

饺子包好后,并不马上煮,而是在晚上的11点半左右才开始下,因为要在零点时吃饺子,以庆新年的到来。饺子出锅的时候,先打一碗放在灶台边——供财神,再打一碗放在一张小的供桌上,和上面的馒头佳肴一起,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被各家的男人们端到院子里祭奠上苍。先燃起纸钱,再放响鞭炮,在此起彼伏地震天声响中,男人们双膝跪地磕头,祈求上天赐予一年的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口平安、财源广进。

拜祭之后,撤桌回屋,摆酒上菜端饺子,一家人才开始吃饺子贺新年。当然,谁能吃到有限的几个包着硬币的饺子来,就意味着谁会在新的一年里挣大钱、发大财,于是,为了这份期待的运气和福气,饭桌上争先恐后吃饺子的热闹情景伴随着幸运者的尖叫声将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

2024-01-2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25103.html 1 3 新春话饺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