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良
据省科技厅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科技进步监测报告显示,我市以高于全省平均56.6个点的创新指数居全省第9位,指数提升幅度列全省第二。这既是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增强的表现,也是对平湖科技创新工作的鼓舞和鞭策。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我们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首位战略,着力推进具有平湖辨识度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持续提升。推动平湖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步履不歇、持续发力,进一步“燃动”科技创新主引擎,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创新,需要不断锻造自主研发、自立自强的“硬实力”。近年来,我市已先后成立了浙江工业大学平湖新材料研究院、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以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毛军发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初步形成了以产业目标为导向的创新平台矩阵。要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技术引领、产业服务和“双招双引”,不断激活创新主体活力,加大科技含量高、品牌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产品研发生产力度,蹚出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科技创新,需要继续提升主引擎的“软实力”。从夯实校企合作支点,到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题库,不断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到产业化的“科创”链条,再到出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收相关政策,过去一年,我市通过整合科技、经信、商务、税务等部门的合力,精心呵护创新主体茁壮成长,极大地释放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动力”。接下来要持续向改革要创新活力,进一步整合重大科创平台高端人才的优质资源,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以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为解决企业创新创业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助力。
好风凭借力,创新正当时。当前,无论是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只有不断夯实“硬实力”,提升“软实力”,凝聚“创新力”,“燃动”科技创新主引擎,才能为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