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旭东 通讯员 郑凯欣
本报讯 农村的道路越修越宽,路口都完成了标准化改造,危桥改建后变得美观又安全……对新仓镇居民来说,最近几年家门口的道路变化可知可感。“现在骑电瓶车外出感觉越来越安全了,尤其去年村里的路口还装上了道钉,让我们在夜晚的时候也能注意到路况。”新仓镇秦沙村的张老伯谈起近年来交通变化时连连点赞,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让百姓的出行得到了最可靠最安全的保障。
去年,新仓镇纵深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交通安全环境不断向好,实现全镇交通亡人事故“零发生”。这背后是新仓镇持之以恒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近年来,新仓镇以“城”的理念谋划交通布局,深入推进镇域道路互联互通,构建“六横六纵”的现代化交通网络,累计新建、改造镇村两级道路67公里,对40个路口进行标准化改造、12公里道路亮化等。在一些路段,左转与直行道路事故易发,新仓镇将有条件的路段全部实现左转与直行分离,在枫叶路某个不具备分离的路口,则通过调节交通指示灯的形式,让左转非机动车先行,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打好“硬件”基础的同时,新仓镇还全面提升交通安全“软实力”,重点突出隐患排查与交通安全宣传。在隐患排查上,新仓镇建立健全隐患动态排查机制,对近年来的交通事故进行研判分析,按照交通事故发生频度进行“红黄绿”赋色预警,在平廊公路等25条主要道路共计60公里、30个交通路口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交通安全宣传则侧重“一老一小”全覆盖,通过深入校园、上门宣教等方式,不断提升师生文明出行意识和老年人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劝导力量是推动交通安全最“灵活”的力量,新仓镇发挥“警力+民力”互促互补优势,由镇级道路向村级层层辐射,在常规力量的基础上配足配强村级劝导队伍,当前新仓共有14名专职劝导员与15名村社区劝导员,对事故多发路段开展常态化交通安全劝导。
交通安全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新的一年,我们继续以守护人民群众交通安全为己任,加强交通安全劝导,实现安全宣传全覆盖,全方位提升百姓交通安全意识,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新仓镇党委委员李洪良说,今年该镇计划在27个隐患路口安装主动发光地埋式LED设施,着力提升农村道路的警示度、识别度和通透度;同时将对全镇18座桥梁的护栏进行升级,统一更换成防撞钢护栏,让百姓出行更具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