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陆 峰
风吹稻田千层浪,阵阵稻香扑面来。每当金秋时节,漫步于曹桥街道“碳为观智 桨领风华”美丽乡村精品线,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宛如一幅壮丽的丰收画卷铺展开来,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别有一番韵味。这些,来自背后默默编织“丰”景的人,他就是退役军人、浙江璟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峰。
追逐绿色梦
当好探索现代农业的“新农人”
2004年12月,怀揣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陆峰应征入伍,在海军某舰队开启了自己的军旅征途。他刻苦训练,在一次次任务中磨炼自己顽强、刚毅的军人品质。在此期间,他曾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称号。2006年12月退役后,陆峰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平湖,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面临就业抉择时,陆峰选择了农业方向,依托本地有利的环境优势,他经营起了休闲生态农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特色现代农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乘着发展的东风,陆峰瞄准水稻生态种植,他与从事微生物菌群研发的团队携手,推进微生物技术农业运用项目,通过探索试验微生物产品来代替农肥,减少稻米种植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绿色生产,产出生态大米。
2021年,通过农业项目招引,他们将水稻生态种植的试验田安置在曹桥街道马厩等村,也将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梦想种子播撒在曹桥这片土地上。然而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水稻种植的技术很成熟,微生物菌群技术很先进,但如何结合当地的土质现状,探索出因地制宜的种植模式,成为当时自己碰到的第一个难关。”回顾自己对绿色有机农业的探索之路,陆峰这样感慨道,虽然此前从事过农业相关工作,但水稻生态种植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如何快速让自己成为生态水稻种植领域的行家里手?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试验、不断总结。在一次次的探索与实践中,陆峰渐渐摸出了门道,也找到了适合的种植模式。通过充分运用“森井模式菌群”技术,陆峰的水稻田实现了20%化肥替代,取得了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退水直排的绿色低碳种植效果。与此同时,他创新探索“虾稻共生”种养模式,在稻田四周的沟渠中养殖淡水澳洲龙虾,以绿色生态循环养殖为抓手,大幅度减少化肥使用,让绿色稻米更健康,在稻米附加值上也实现了比普通大米高,每公斤可卖到16元至20元。
3年多来,这片土地见证了绿色稻米从一棵棵青绿禾苗到一株株金黄稻穗的生长过程,也见证了陆峰作为“新农人”在现代农业中的探索与深耕。从试验田到承包1172亩面积的稻田,陆峰通过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实际行动助推现代农业实现新发展,专注执着、干在实处,也让他在绿色农业领域走在我市前列。
做优稻米香
当好推动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改革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稻米生产经营也从最初的粗放式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在发展的浪潮中,唯创新者进,只有不断创新求变,才能推动产业实现发展和蝶变。
秉承着守正创新的理念,陆峰在推动绿色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依托优秀的品种、绿色的种植、专业的加工,积极探索延伸稻米全产业链服务,认真做好稻米品牌文章。注册“曹桥香米”商标,实现品牌大米的销售,是他进行的第一个尝试。为扩大品牌大米影响力,更好地助推“平湖人吃平湖米”“天天吃新米”目标实现,他在原有“曹桥香米”商标的基础上,新注册了“曹桥味稻”稻米商标。同时,与市供销社(农合联)合作,实现金平湖品牌大米授权,推行双品牌运营模式,进一步助力我市“米香振兴”。此外,为便利我市居民购买绿色健康大米,陆峰创新推出自动售米机进小区模式,真正打通居民粮食采购的“最后一公里”。经过前期的准备和调试,眼下自动售米机已在当湖街道世纪名苑、锦城春天和梅兰苑3个小区完成第一批投放。
“绿色有机稻米能够在口感和品质上实现创新提升,离不开与水稻研究所的合作。”陆峰介绍道,在生态水稻种植技术方面,他积极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所在他的千亩稻田中,有专门的试验田区域和工作站,便于团队将最新的水稻种植技术进行小田试验。依托先进、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陆峰的有机稻米乘着科技东风,在大米品质上也不断得到提升。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稻米产业服务,在推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陆峰也有自己的规划和设想,计划与街道的强村公司合作,建立粮食产业中心,是他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事情。建立涵盖育秧、仓藏、加工、配肥、农机等服务于一体的粮食产业中心,能够进一步满足全街道水稻“种、加、销”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变常规的粗放经营、种稻卖谷、靠政策补贴种粮的现状,能让农业生产经营户实现更大的增收。
抒写桑梓情
当好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乡贤”
“自从陆峰来到我们村,不仅为我们这里的农业带来了新发展,还为我们这些老人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和乡亲一边干农活,一边唠家常,有活干还有钱赚,比闲在家里有意思多了!”……谈到退役军人陆峰,村里的老人都赞不绝口。
随着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等工作的推进,农户过上了不用种地也有租金拿的幸福生活。但是让农户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中走出来,这让村里的老人一下子感到很不习惯。作为曹桥街道乡贤的陆峰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仅要让百姓实现物质富足,更要实现精神富足。因此,陆峰从本身行业出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会根据时节和农忙需要,向周边的农户发出临工邀约。临工邀约发出后,周边农户踊跃报名,目前在他的种植田里,有近60人当起了临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劳作,能让这些有余力的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凝聚同心,方能助推发展。作为乡贤,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为曹桥发展作出贡献?陆峰选择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推广微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周边的农户提供水稻种植技术指导等,带动农户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目前,微生物技术在曹桥街道马厩、野马、严家门等村,都取得不错的推广效果。此外,在助力全街道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陆峰也积极献计献策,不断提升秸秆生物菌剂还田成效,通过使用复合微生物肥,实现秸秆全量原位还田,为街道减少农业水源污染、打造省级低碳示范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从海军战士到农业能手,陆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退役不褪色”的精神。他扎根农村,勇当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助力产业兴旺的道路上,不断深耕绿色有机、低碳环保技术,用满腔热忱为曹桥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绘就新“丰”景。
■记者 纪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