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一碗小馄饨 吃出“家”味道

■记者 徐玉霞 通讯员 顾秋叶

本报讯 昨天上午9时左右,新埭镇的姚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4名村民已经开始忙活做小馄饨了。大家麻利地摊开馄饨皮,夹一筷馅料,一翻、一折、一粘,一气呵成。

天气虽冷,热闹不减。这是一场在每周二都会举行的姚浜村村民的集体聚会。在交谈声和欢笑声中,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陆续迎来了许多村民,他们或坐公交车、或踩着三轮脚踏车、或徒步走来,只为了奔赴一场馄饨宴。原来,经过2011年和2019年的“两分两换”和整组整村搬迁,姚浜村很多村民都搬去了镇上,村里现有住户仅81户。虽然大家离开了原来生活的地方,但“姚浜人”特别是老人们对这片土地和原来的邻居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姚浜村便在每周二举行馄饨宴,这也成了姚浜村村民一份怀揣在心里的寄托。

今年80岁的沈玉珍自去年搬到镇上的虹桥景苑后,依旧会在每周二这天固定坐317路公交车来到村里。“来一趟要半小时左右,但就想和大家伙一起聚聚。”沈玉珍说。除了搬在镇上的村民,住在本村的村民更是不会错过。“我家小孙女就喜欢吃这里的小馄饨,不来就不高兴。”村民钱宝珍领着5岁的孙女说。

渐渐地,几张八仙桌上都坐满了人。见来的人都差不多了,62岁的村民唐娟娥便开始手脚利索地往桌上一个个摆放齐整的碗中添加紫菜、榨菜、猪油等配料,为馄饨的“到来”做好准备。“馄饨皮现在都要买20多斤才够。”唐娟娥说。不仅如此,在这一天,他们早上6时就要去菜场购买馄饨皮、猪肉、小葱等食材。说起这些看似“累赘”的活,她的嘴角却是上扬的。作为姚浜村的村民,她深知每一次团聚的不易。

你一碗,我一碗,喜在眉梢,暖在心里。馄饨虽小,但传递着关爱和温暖,让更多村民感受到美好与幸福。据姚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工作人员张晴介绍,一开始,来的人并不多,后来,经过村民们的口口相传,就慢慢从五十多人扩展到了上百人。吃完小馄饨后,村民们还会在中心前面的几张石桌旁边晒太阳、边拉家常。坐不下了,还会把大厅里的长板凳搬出来。

一碗碗小馄饨洋溢着“家”的味道、“家”的温馨,为原本稍显冷清的村落增加了不少人气。

2024-01-1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19474.html 1 3 一碗小馄饨 吃出“家”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