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雨欣
每天早起看看妻子的状态,照顾妻子吃饭、伺候穿衣洗漱、活动手脚筋骨……在陈照福的人生当中,这些小事是他长达十六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
陈照福是曹桥街道的一名退休教师,2002年妻子突然患上风湿性心脏病,在患病后活动不便,不能继续工作,陈照福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妻子的任务,肩负起了家庭的重任。由于心脏动过手术,2012年,妻子突发脑溢血。这次发病,使妻子瘫痪在床,失去了自理能力。接受治疗后,妻子便转到嘉兴二院进行康复,当时的康复医院并没有护工,需要家属自己去照顾,于是,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陈照福便一直待在医院里陪着妻子,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学习一些康复知识,让妻子能够更好地康复。几年后,家里拆迁,陈照福一家从乡下搬到了城里。为了方便照顾妻子,他便与妻子一同住在车库里,以便能够第一时间照顾她,一直坚持到了2018年。
为了让瘫痪在床的妻子好受点,陈照福每天坚持为妻子擦洗身子,为她换上干净的衣服,每隔一段时间就帮她翻身;只要一得空,就给妻子按按摩,活动活动筋骨,跟妻子说说话……他总是在离妻子不远的地方,默默守护着,听到她的需求第一时间去帮忙。长期照顾病妻,他渐渐地学会了很多护理知识,即使由小辈帮忙照料,他也会细致地交代注意事项。
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兑现至真至爱之情。在陈照福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守护下,妻子在脑梗病发后仍顽强地度过了许多个年头。2018年11月,陈照福像往常一样照顾妻子吃晚饭,妻子却再次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后已无法挽救,病房坚持了25天后接回了家。无论是2002年到2018年的漫长陪护,还是最后那25天与死神斗争,无论何时,陈照福从未想过放弃,守护妻子直到最后一秒。
十六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爱的坚守,陈照福付出的辛劳旁人难以想象,眼角的皱纹、头顶的白发写满了生活的沧桑,但他坦然淡定地接受这一切,始终履行着对家庭的责任。妻子去世后,陈照福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看着儿女成家,他重新拾起体育“老本行”,在街道老年体协里,积极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为街道体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