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患者未到 信息先至

“智慧胸痛中心”为救治按下“加速键”

■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高 洁

本报讯 近日,61岁的许大爷因胸痛自行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令人惊奇的是,他的就诊信息并非记录在纸质的胸痛表单上,而是在胸痛中心管理平台上。

13时14分,来到医院;13时15分,完成首次医疗接触;13时18分,完成首份心电图;13时22分,进入抢救室……打开胸痛中心管理平台,许大爷的就医时间轴一目了然。这都是得益于“智慧胸痛中心”的建设。

“患者在急诊门口戴上胸痛病人手环,就能实现在院内特定路线上的时间自动记录。”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王俊说。从急诊到抢救室、导管室、CT机房等,医院共部署了7个基站、64个蓝牙信标,形成胸痛患者行动范围全覆盖。手环通过蓝牙信标和基站对胸痛患者的各个流程关键事件进行时间数据和定位数据采集,再同步传输到胸痛患者的档案中,生成完整的行动路径。另外,按下手环上的抽血、给药、溶栓等六个自定义按钮,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细致且高效的关键事件时间记录方式。当病人确诊不是心梗,或者是心梗进入到导管室后,护士即可解除手环绑定,取下患者手环。目前,10个手环已全部投入使用。

不仅是胸痛时间采集管理,在胸痛中心管理平台上,还实现了胸痛协同管理、胸痛消息通知管理、胸痛中心重点指标超时报警管理、胸痛质控管理等多项功能。“平台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绿道业务操作与管理需求,进行完整的业务联动。”王俊说。无论患者首诊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在120救护车上,平台都可以通过身份证或医保卡拍照,或按照“三无”病人操作实现快速建档。随后,院内的胸痛中心急诊预检分诊电脑屏便会自动弹窗,及时获取建档与转诊信息,并提前开始院内接诊流程,如分诊开启绿色通道、下医嘱办理入院等,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至”,为院内争分夺秒的抢救处置争取时间。

“智慧胸痛中心”建设作为我市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是医疗服务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填报系统操作费时费力、无法实时采集时间点数据,以及事后存在误差等问题。”王俊说。胸痛中心管理平台形成了覆盖院前预警、急救联动、院中诊治到院后康复的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一体化的区域胸痛中心协同模式,从而实现了救治质控数据的快速获取,提升市域内胸痛救治协同能力,为本地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023-12-19 “智慧胸痛中心”为救治按下“加速键”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13339.html 1 3 患者未到 信息先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