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高 洁
通讯员 陈明远 张其良
摄 影 王 强
本报讯 昨天,记者在钟埭街道龙嘉苑休闲农庄看到,在一个种有4亩多火龙果的大棚里,一台暖风机正在作业,给作物保温。这几天,我市气温呈现“断崖式”下降,寒潮一举将气温打入近期的“最低谷”。连日来,市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技人员积极防范应对寒潮天气,采取各项措施帮助农作物御寒,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有序供给。
龙嘉苑休闲农庄经营者王巧良告诉记者,眼下农庄里的火龙果采收已基本结束,但为使火龙果母茎能顺利越冬,保温措施仍要及时跟进,母茎一旦坏死,就会影响明年的产收。除了火龙果,草莓、小番茄等正值采收关键期的当季作物也需要御寒,农庄通过建双层大棚、加盖薄膜等措施,为农作物越冬保驾护航。
“连栋大棚内作物要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需要三棚三膜的形式,要在连栋大棚内加设中拱棚、中低拱棚形成三棚三膜来应对-5℃左右的低温,必要时可采用安全的加温设施……”上周,在寒潮未抵达之前,市农业农村局就发布了《当前田间生产管理要点》,提醒各类生产主体做好防范应对。与此同时,20多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下田间、进基地指导广大农户做足做好防冻措施,提前部署应对强寒潮天气农业种植田间管理防范工作。
在新仓镇杉青港村的花卉基地,花农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为鲜花大棚装上了一层内膜。据了解,杉青港村千亩花卉基地现有花卉企业20多家,上周以来,各个基地都在加紧开展花卉的防寒防冻工作,助力鲜花安全越冬。“防寒防冻措施必须要想在前、做在前。因为提前就开始应对,所以此次寒潮对我市农业生产尚未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平说。
虽然眼下农业生产情况良好,但寒潮还未退去,“冷冻模式”仍在持续。“这两天气温还是很低,农业主体要及时对大棚进行加固、维修和保暖,以防农作物受冻。”吴平说,在近日的极端低温天气影响下,也要坚持通风,但应适当缩短通风时间,可以选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每天一般通风1至2小时,以排出有害气体,降低棚内湿度。
目前来看,今年冬天仍然会有阶段性冷空气活动。因而市农业农村部门提醒,农业主体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了解短期和中期气象情况,及时根据天气情况做出应对措施,做好田间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