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澄蓉 实习生 汤书睿
本报讯 上周上演的过山车式气温让许多市民有了“一天四季”的神奇体验。随着寒潮来袭,我市在16日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冬天,开启“一键入冬”模式。
气温“打骨折”,冷暖大逆转。根据气象资料分析,12月14日的“锋前增温”使我市最高气温达到了22℃,轻松突破12月中旬的最高纪录。然而,强回暖的背后孕育着强降温,市气象台于12月14日16时25分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强寒潮已开始影响我市,市民能够感受到气温出现明显下降。
寒潮席卷而来,降温、大风、降水形成一套组合拳,对我市“重拳出击”。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此次寒潮最冷时段出现在17日早晨,最低气温达到-4℃到-5℃,有冰冻或严重冰冻现象。本轮冷空气影响时间长,同时还伴有一次降水过程,19日之前我市多阴雨(雪)天气,19日最高温度5℃,最低气温3℃。20日起以晴冷为主,气温持续偏低,到24日前,最低温度都在零下,最高温度在5℃左右。
树红霜后无多叶,梅入冬来第一花。此次寒潮强度大、影响时间长,市气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谨防感冒;既要注意防范大幅降温、低温冰冻对能源保供、人体健康、园林花卉等的不利影响,也要注意防范寒潮大风对水上作业、高空作业、设施农业、室外广告牌及户外建筑物等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