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钱海英
本报讯 在当湖街道御景花园内有一户特别的住户,爸爸是税务工作者、妈妈是幼儿园老师、孩子是小学生,三口之家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爱阅读、爱学习,成为这个家庭的最好家风。这就是艾飞斌、孙佳园一家。在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中,艾飞斌、孙佳园一家荣获了嘉兴市十大“学习型家庭”称号。
因为职业的关系,爸爸艾飞斌和妈妈孙佳园在工作中养成了不断学习的习惯,会主动去补充知识能量。妈妈孙佳园每天上班往返市区和曹桥街道,乘坐班车通勤的她便利用坐车时间进行阅读,逐渐养成听电子书或者视频学习的习惯。在曹桥工作的近三年,她在手机APP上“读”完了75本书,学习过的视频课程也不计其数。
爸爸艾飞斌作为单位唯一的分管国际税收条线的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紧跟国际变化。在工作日的晚上,艾飞斌会定期参加单位的夜学自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2016年,在艾飞斌工作的第八年,参加了在职研究生考试。随后的三年,艾飞斌工作日上班,周末去杭州学习,最后在儿子艾慕一周岁那年,完成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学习,取得了含金量满满的“学历”“学位”双证。
“好家风的熏陶胜过万千教育,父母言传身教优于强行灌输。”在学习方面,孙佳园始终秉持着这种观点。在父母的影响下,儿子艾慕从小就喜欢书籍,从来没有撕过一本书,如今家里的绘本藏书近300册。艾慕和妈妈保持着有声亲子阅读的好习惯,在“喜马拉雅”APP上录下亲子阅读故事140多个,也养成了使用“学习强国”APP“小喇叭”的好习惯。识字量提升后,艾慕能坚持每日阅读,平均日阅读时间在1小时左右。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家人却始终坚持“书要读、路也要行”。苏州的诚品书店,嘉兴的晓书馆,杭州的钟书阁……每到周末,就是家人出发寻好书、看世界的时间。今年5月,艾慕和妈妈一起参加了松枫社区的“阅读马拉松”比赛,顺利完成了全程挑战。本学期他们一家还参加了学校的书香家庭评比,获得了“附小书香型家庭”的称号。一家人,在日日积累的一次次阅读挑战中,也“拉练”出了阅读能力。
“多读书真的能续航家庭的思维格局,看世界的情绪更包容,角度更多维,这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种进步和提升。”孙佳园说,如今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成长目标,并且互相之间都能给予鼓励,共同去经历和试错,这是学习给予家庭的力量。
文明家庭
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