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高 洁 邵 俊
屠尊彦 王 凡
本报讯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近期包括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加。近日,不少读者来电反映,自己或家人出现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而医院就诊人数激增,特别是儿科等待就医时间较长。
昨天,记者前往我市各大医院调查了解,发现读者反映的情况普遍存在。昨天下午3点多,记者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看到,虽然临近下班时间,但候诊区依旧有不少等候的患儿和家长,陆续还有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回诊。据护士介绍,儿科医生加班看完门诊病人后,还将前往儿科急诊,接诊后面前来就诊的病人。
记者从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目前这里儿科每天的接诊量在500人次左右,较往常增加50%,其中九成患儿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内科接诊量也在100人次以上。为了应对当前的就诊高峰,医院已通过增开诊室、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近段时间以来,市中医院、市妇保院的接诊情况也基本类似。“自10月下旬肺炎支原体高发以来,我院肺炎支原体检测量比平时增加了四五倍,儿科就诊量比平时多一倍。”市妇保院儿科负责人董高军医师说,近期流感患者开始增多,来做血常规、流感检测的患儿数量也比平时增加了50%。另外,各基层医疗机构急性呼吸道疾病接诊量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新埭镇中心卫生院每天发热门诊接诊量是原来的3.5倍,14岁以下儿童门诊量从30人次提升到了60人次,其中绝大多数为发热患儿。
面对呼吸道疾病多发高发、就诊人数激增的情况,如何合理就诊、科学预防,记者咨询了市卫健部门,得到了一些建议。首先,轻症者推荐基层首诊,避免扎堆就诊。目前,我市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展了儿童及成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设有全科及小儿科门诊,以满足眼下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的就诊需求。其次,保持健康心态。出现轻微症状后,不用过度焦虑,盲目就医既徒增门急诊接诊压力,也给自己带来交叉感染风险。最后,务必要重视预防。建议老人孩子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都要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同时做好个人日常卫生管理,不带病上班上课。
另外,记者也了解了各医院的接诊时间,市第一人民医院24小时接诊,夜间儿科门诊设置在急诊中心;市中医院于16时30分到22时,在急诊开设了儿科夜门诊,儿科常规门诊接诊时间不变;市妇保院和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时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