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平湖又一重大创新载体——明湖国际科创岛系列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内容涵盖国际科技会展中心、科创图书馆、产业孵化及科创科研中心、商业办公、未来中心等,总投资约72亿元。
明湖国际科创岛系列项目破土动工,是平湖以创新为动力,积极对接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的生动见证。今年,平湖科创领域像这样的大事喜事还有很多:2月,毛军发院士工作站正式启用;3月,平湖(上海)人才服务飞地——报本思园正式投入使用;6月,赛迪在浙首个科创中心——赛迪科创中心(平湖)正式启动。一个个标志性科创项目在平湖落地生根,标注着平湖融入创新长三角的进程。截至目前,平湖已有嘉兴市级以上孵化器11家,嘉兴市级以上众创空间4家,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航天平湖产业基地等创新载体8家。
明湖国际科创岛系列项目破土动工,也是区域协作深化结出的丰硕果实。2018年,平湖市与上海市闵行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两地共同编制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项目对接方案;2023年3月,闵行区“大零号湾”与平湖“壹号湾”签订合作协议;2023年9月,平湖“壹号湾”具体抓手——明湖国际科创岛系列项目动工建设……从无到有,从纸上到地上。未来,平湖与闵行区的区域协作还将续写更多可能性。
“平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五年,是平湖不断深化区域协作和平台共建的五年。”市发改局局长徐海飞说道。比如,平湖市与上海市金山区,首创“毗邻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模式,共同发布和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合作项目;与上海市嘉定区等5个地方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区域协作的深化,正带动平湖市下辖镇街道、村社区等各层级与毗邻地区开展全方位对接和深层次合作。全国首个跨省(市)合作科技园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近两年先后引进了御辰东、德耐尔等一批智能成套装备企业,大族富创得、蕊源半导体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以及润泽大数据中心、银盾等一批数字服务业企业。长三角“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自成立以来已发布涵盖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五个振兴”合作项目260个,总投资200亿元。
开展区域协作、推进平台共建,这是平湖立足一体化、融入一体化的关键动作,也是平湖寻求产业转型、推动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据统计,平湖自2019年以来从长三角地区引进内资项目416个、外资项目89个,实到内资321.4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02亿美元。
项目的引进,也推动着平湖产业的重塑、结构的优化。眼下之平湖,机床、汽车、新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已然成为平湖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且开创了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就平湖机床产业而言,该产业长三角区域配套率已超95%,几乎所有零部件和工艺都可在1小时交通圈内实现配套。而在汽车产业方面,平湖市90%以上的零部件企业都与长三角地区的整车企业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