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杨晨燕
通讯员 顾秋叶
本报讯 金秋,新埭镇旧埭村迎来了丰收季。就在不久前,首批省级农产品电商村名单出炉,旧埭村成为全市唯一,光荣上榜。
提到农产品,人们通常都会想到蔬菜、水果,但旧埭村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花香四溢的鲜花致富之路。这几年,旧埭村先后获得中国淘宝村、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村、嘉兴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凭借鲜花经济,打开了一条千亿级消费新赛道。
事情还要从8年前说起。2016年,生猪退养后,土地也纷纷流转出去,形成集中种粮区。这可把旧埭村党委书记李国强愁坏了:不养猪也不种地,村民还有啥出路?一场研讨会,打开了李国强的思路:新仓镇临沪产业园有花卉基地,那同样作为临沪村落的旧埭村何不也试试?很快,李国强就联系上了一家上海的花卉企业,几番对接后,这家名为“森鸿农业”的资深花卉企业就在村里投资了一个占地200多亩的花卉种植项目。“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在“森鸿”的带动下,基质、育苗、种植、销售等产业链配套企业都被吸引了过来,在旧埭村“安家落户”。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怎么才能让这个因花而兴的村庄从“一时火”到“一直火”?在电子商务进村的浪潮中,李国强又有了新思路。依托花卉产业,旧埭村鼓励入驻企业和村民开展电商经营。截至目前,全村共注册了电子商务企业近46户,各类网店微店近300家,电商从业人员更是超过5000人。牧语园艺农场是旧埭村一家以种植多肉植物为主的“花卉+电商”企业,通过在淘宝和抖音平台开设“牧语园艺”店铺直播,成立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不但将培育的冰玉、橙梦露等多肉植物实现了线上线下“两条腿”销售,还促进了产业发展,将原本只有1亩地的多肉生产基地扩展到了11亩。入驻的花卉企业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少老人来到花卉基地上班,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而可观的土地流转费和80多万元的村集体收入,更让村民的口袋鼓了又鼓。
乡村振兴关键看产业,小小花卉要有大发展,还得走规模化经营之路。今年,一个占地面积为15亩的崭新项目——长三角(平湖)花卉电商产业园项目在旧埭村西侧落地生根。产业园的建成,将使旧埭村从以工程花卉为主向家庭园艺拓展。同时,一条“电商+农业观光+红色历史文化+文旅+乡村创客+户外展览+团建+游乐”的旅游路线也正不断完善升级。“数商兴农”的路上,旧埭村从未停下脚步,未来,这个敢闯敢试的小村庄必将绽放出越发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