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玉霞
本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市金色阳光老年公寓内的“幸福忆家”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时,13名老人正围坐成一圈,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晃着手里的摇铃,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在这里,他们正享受着平凡而幸福的晚年生活。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情牵百姓。今年以来,我市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针对不同需求的养老人群,加快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数字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增效,让平湖的老年人实现“老有颐养”。
金色阳光老年公寓的幸福场景便是我市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幸福忆家”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是立足老年人实际需求所推进的,自今年6月投入使用后,切实发挥养老服务主体作用。“我们以陪伴为主,从环境、活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营造适合认知障碍老人的宜居区域和生活氛围,为老人们提供专业化的照护。”市金色阳光老年公寓护理部主任张蕴说,他们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老人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五感花园,通过针对眼睛、手、耳朵等感官的体验活动来对老人进行身体残存机能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社会交往等专业服务。并通过数字赋能,进行智慧化管理。每位老人都配备有专门的智慧手环,登录系统即可获取老人的定位。
“在服务质量上,我们通过不断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提高每位养老护理员的专业素质。”张蕴说。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际操作、互动交流等方面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培训,提升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能,为老人提供更高质量的个性化照护、全方位服务。
机构养老让老年人享受更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高质量也是老年人的热切期盼。“我们将继续实施家庭养老床位项目,今年以来共新建250个床位,并将建床对象扩面至全市9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科科长唐文雅说。家庭养老床位按照“一户一案”“标配+选配”的个性化原则,在配套安装无感睡眠监测仪、紧急呼叫器、烟雾探测器、门磁感应器和老人智能陪伴机等助安“五件套”的基础上,按照老人需求实现终端设备接入金平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此外,持续推进钟埭街道西林寺社区和永兴社区2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涵盖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日托全托、家庭支持、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等六大服务功能。两家机构均位于老年人口相对集中地区,满足老年人不愿离家、离开社区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