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政协之窗

一场专题协商 聚力“发展痛点”

“我市发展和做强中医药事业,一定要把传承工作列为百年大计、首位战略!”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委员、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越率先发声。他认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传承最为关键。对此,他建议要从强化本土知名传承、拓展中医传承源头、完善全行业师承体系建设等三个方向,重塑中医传承文化。

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目标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如今,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整合全市中医药资源,建设中医药数字化集成平台,以便更好地便民惠民?市政协常委、水利局局长朱立军认为,要从完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房”、不断提升数智服务水平三方面持续发力。

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市政协委员、林埭镇卫生院副院长杨秀兰从医药卫生角度提出:“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基层卫生院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发扬难等问题,请问下一步市里在基层医疗机构留住中医药人才和提升中医队伍能力水平方面有什么举措?”面对提问,市卫生健康局表示,基层医疗机构可向中医院校委托“订单式”培养人才,鼓励用人单位以“师带徒”或外出进修等方式,为青年骨干打造快速成长的学习平台,同时,在职称评审、工作津贴、绩效分配等方面给予基层医药工作人员一定倾斜,让中医药人才招得进、留得住、有奔头。

市政协常委、科协主席林士良认为推进中医药事业繁荣昌盛,必须破除社会对中医药的误解,普及中医药常识,让大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是重要手段。对此,林士良建议,将中医药科普与学校的劳动教育、科学课程结合起来,并在城乡公园、绿道建设中融入药用植物科普等元素,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因地制宜扩大中医药科普阵地。

“中药饮片自2022年1月1日起下调加价比例后,给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期增加的中医辨证论治费,未能弥补中药价格调整带来的缺口,导致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中无法对中医药工作做出明显的倾斜。针对此类中医药事业发展实际,下一步在财政支持上是否有所考虑?”市政协委员、妇幼保健院院长陈广平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问题。会上,市财政局围绕“中药饮片加成下调后的财政角色和支持”进行了详细解答。

有着中医临床30年丰富经验的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王文锐认为,发展中医药既是振兴中医、服务大众健康的需要,也是弘扬国粹、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他呼吁,要在中医经典学习上下功夫,努力丰富实践经验,在临床救治患者中实现中医价值最大化。

沈燕君从事中医工作40多年,是平湖市首批名中医,她表示中医学科要求严细、实践性强、辨证论治灵活多变,更适宜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因此中医师带徒一直以来都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形式。“我愿意余生倾尽全力带徒,为培养中医人才贡献力量!”协商会上,沈燕君发出震耳“呐喊”,为中医药传承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上,5位政协委员和2位名中医代表“有备而来”,带着前期调研和工作生活中的思考向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提问,并提出意见建议。市财政局、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作了认真记录和积极回应,表示将研究制定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政策,建立相应资金激励机制,进一步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10-1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94389.html 1 3 一场专题协商 聚力“发展痛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