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独山港临港经济逐浪而起风正劲

前三季度港口生产实现“双增长”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徐冰艳 张丹燕

本报讯 1至9月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735万吨,同比增长8.8%;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8.2万标箱,同比增长19.7%……今年前三季度,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港口生产实现“双增长”。港口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临港产业逐浪而起。

大船频靠,车来船往,作业繁忙……近日,记者来到独山港区液体散货作业区9号泊位时,看到的是一片繁忙景象。丙烷和丙烯材料是这里的主要运输货物,每年有近120万吨的原料通过码头输送给不远处的卫星能源平湖一体化产业基地。而与9号泊位相望的4号泊位工程也实力非凡,拥有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单体内浮顶化工储罐,最大容量达5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原有化工码头作业压力,克服了船舶船期不稳定带来的焦虑,大幅提升了港口运输效率。

“整个港口在布局上分为ABCD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定位明确,有着不同的服务方向。”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经发办副主任李月萍介绍说,A区用于化工液体运输,主要服务附近的新材料产业园,这些原材料从港口上岸后,部分就地暂存,部分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运输至企业内,为新材料企业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充分体现了港城优势。另外,为了加快独山能源一体化、卫星能源一体化两个百亿项目的建设进度,港口同步配套A3、A5、A6泊位建设,保障百亿项目原料供应。

目前,港口正在进一步扩建的B区与D区,一个将支持电商产业发展,服务范围从本地向杭嘉湖地区辐射,助力长三角电商运营中心项目;另一个将支持煤炭等资源的海河联运,目前D区煤炭吞吐量为3000万吨,绝大多数用于供给省内重点能源单位,保障其日常生产。

有港而兴,因港而名。在独山港区,依托港口、港产、港城、港运四大联动的优势,优质产业项目也纷至沓来。今年1至9月,独山港区共引进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大产业“招大引强”项目10个。过去三年,独山港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0488.26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191.92亿元,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同时,独山港区依托港口,打造“临港产业物流创新平台”以来,不断呈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态势。近三年,独山港区规上工业产值从395亿元提升至681.5亿元,服务业营收从15亿元迅速提升至14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从3096万吨,提升至5340万吨。

港口建设拉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港口升级,港口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推动了独山港区的蓬勃发展。独山港区在用好港口这个“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发其新动能,新配套泊位正在加快建设;现有码头企业也在不断开辟新业务、开发新航线;海河联运崭露头角……这里正在实现港口与产业互动发展、沿海与腹地联动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2023-10-13 前三季度港口生产实现“双增长”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92483.html 1 3 独山港临港经济逐浪而起风正劲 /enpproperty-->